常與人吵鬧打斗。他與人打架,從來不看對方的年齡,身材的大小。不管對方是比自己年幼的孩童,還是比自己年長的成人。也不管是比對方強壯,還是比對方瘦弱。只要惹起了他心頭的火氣,必須以武斗收尾。卻從不與女子爭斗。
因其好斗成癮,又不論強弱懸殊。遇到比他弱的對手,當然大大占優,一架打下來,也是占便宜多吃虧少。但若是遇到比他強的對手,一動手他就會吃虧。愈發不饒人,這就不免吃了大虧。
他的父親陸文龍乃是陸氏拳法的繼承人,卻十分反對武斗,更不許兒子學武。見兩個兒子成天與人爭斗,教導勸說,只差沒把嘴皮子磨破,硬是屢教不改。見他常與人打架,吃的虧也多。教導無益,擔心他早晚會被人打死。將心一橫,不再勸了,干脆就請了武師,教他武藝,又將祖傳拳法傾囊以授,成了陸詳與陸成英兄弟二人學了一身武藝。
兄弟二人既得家傳拳法,又從武師處學了不少拳招。將所學武藝,打熬鍛造,熔于一身。功夫練成的時候,因嫌陸氏拳法這名字不夠響亮。行走江湖之人都知道這么一個道理,武功的稱號越響亮的,首先在氣勢上懾住了對方。還沒動手,就先占了氣勢。陸成英與陸詳便琢磨著,要將武功換個響亮的名號,以便在江湖上吃得通。
兩人思來想去,將功夫的名號取作陸氏天王拳。表明所學的陸氏天王拳一半來自祖傳,一半是從武師處學來。將陸氏二字放于前頭,表明自家姓氏,不忘祖宗。兩人生來懶于讀書,所識之字并不多。想了半年,更換了兩百多次,終于想到了天王這兩個字。覺得‘天王’二字,說得肯定是天上的某一位尊神,不管真假,都已經很了不起了,聽來也十分響亮。便將天王二字用到了拳法的名稱當中,因此才有這套陸氏天王拳。
陸詳與陸成英兄弟自十八歲學成拳法,行走江湖以來,已有十二三年。這十多年當中,兩人經歷過的戰陣,大大小小不下百余仗。群毆有之,單打獨斗有之,功夫不如己者遇到過,功夫勝于己者亦遇到過。以寡敵眾的光榮戰陣有過,寡不敵眾的倒霉敗仗也有過。十余年一路拳打腳踢下來,傷過人,也被人傷過,遍身傷痕不少,打斗經驗越積累越豐富。
李初來原是富春江邊一位漁夫的兒子。他家自從他的祖父搬到富春江邊的一個漁村定居開始,傳到他時,已有三代。他的父親名字叫作李春江,自小捕魚為業,讀書甚少,識字不多。
李初來是李春江的長子,當初李初來降生之時。李春江為了給孩子取名字,也是煞費苦心,常常一個人坐在江邊,苦苦思索。
李春江苦思了半個月后,有一天,忽然天機洞天。終于想到,這孩子是家中的長子,按順序排列下來。長子便是第一、為首。降生的意思,表示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將這幾種意思合并起來,恰好用‘初來’這兩個字概括得下。因此,才有李初來這個人名。
李初來生在江邊,長在江邊,自小便精熟水性。不喜讀書,尤好武斗,他父親李春江倒也是個開明人物。一看李初來文章不行,文與武至少要有一樣。打聽得縣城里正有一位年紀已老,剛從邊防營中退役回來,閑居在家的姓姜的老軍官。
李春江便送了錢鈔,將李初來遣送至姜老軍官家中。自那里學得一些刀法,和一些舞棍弄棒之術。
李初來學藝已成,回到家中時,家人受水災已部過世。悲傷痛哭了一場,自此流落江湖。三年前,在錢塘江邊遇到了紹環山。紹環山看中他武藝不錯,又精熟水性,便將之收納下來,作了一名親隨。
陸詳與李初來原本誰也不認識誰,卻聚到此地,斗了起來。旁觀眾人觀看兩人的拳招刀法。
蕭爻亦凝神看著。李翠微忽然問道“蕭公子,你看他們誰能勝出。”
蕭爻道“李初來的刀法大開大合,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