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離開家鄉暫時只是處于預想狀態罷了,不到萬不得已,陸志錦不會那么做的。
不談什么留戀故鄉,現今這世道,離開家鄉,甚至可能寸步難行,得一輩子當孫子。
陸志錦就見過一個逃難到谷懷村來的,叫佟義,最開始的村里幾個二混子有事沒事就欺負一下,但佟義根本不敢反抗,還得陪著笑臉當玩笑。
后來,見佟義那么軟弱,村子里的其他人也跟著“開開玩笑”,似乎佟義生就是大家的笑料,佟義依舊陪著笑臉。
再后來,做起了買賣的陸志錦覺得佟義的笑容和自己求人辦事時好像一模一樣,就帶了壺酒,在田間地頭和佟義喝了起來。
陸志錦問,你為什么讓人家這么笑話也不知道回句嘴。
佟義好像有點喝醉了,瘋瘋癲癲的,嘴里嘀咕著一句話:“人離家鄉格外賤,人離家鄉格外賤吶……”
人離家鄉格外賤,陸志錦走南闖北做買賣時對這句話最為認同,每到外地,自己的笑臉就比在家里的要多,要假。
有了同病相憐的感覺,陸志錦就問佟義愿不愿意跟他干。
佟義同意了,于是后來佟義成了陸志錦貨運商隊的領頭。
幸好不是人人都像陸家鴻一樣背信棄義,佟義還算知恩圖報之人,后來陸志錦沒落了,佟義依舊跟著他。幫他各處走動,聯系步段莊的其它入貨渠道。
后來布緞莊又倒了,陸志錦琢磨著做點其他買賣,就盯上了村頭的煤炭,這東西新鮮,應該能賣點錢,陸志錦想著。
于是又是佟義跟著陸志錦販賣起了煤炭。
煤炭雖然新鮮,但買的人不多,而且也賣不起什么價錢,最開始的時候只能算是能填飽肚子吧,但陸志錦腦子活,越做越大,如今也算一門不錯的財路。
只是相對于以前的家財萬貫不知差了多遠,所以陸志錦希望能再找個更好的營生。
但就當陸志錦想著怎么再換個營生的時候,一個大買家到谷懷村找到了他,聲稱要花大價錢買煤炭,并且越多越好!
有錢掙,陸志錦興致高昂的回家迎客。
來人是一個很年輕的伙子,估摸著不到二十,穿著華麗,還帶著幾十個護衛。陸志錦暗自失望了一下,這種年輕人一般不是什么大的、長期要貨的主,但陸志錦還是露著笑臉談買賣。
年輕人自然就是徐林。
徐林問了,煤炭怎么個賣法?什么價格?
陸志錦笑著回答:買散的一個銅板五斤,送上門一個銅板三斤,要是量大,還可以再談。
煤炭這東西本來就不要什么本錢,主要掙個跑腿費。陸志錦往就近的鐵匠鋪子里送都是一個十個銅板一百斤。
其實賣煤炭也挺掙錢的,陸志錦算過,要是干得好,一個月掙一千個銅板,合一兩銀子,也是輕輕松松的,反正不用本錢,賣出去的都是賺到的。
而且也輕松,趕個騾子,一車就能拉個三五百斤,一慢慢轉悠,比地里刨食可容易多了。
不過現在競爭也大了,村民們也發現了這門好財路,價格越賣越賤,掙錢也更不容易了。
所以陸志錦開始往外拓展業務,周邊的村鎮差不多跑了個遍,甚至還去了遠一點的縣城,所以這買賣倒是干的還不錯,就是更辛苦了點,陸志錦又雇了兩個人幫著拖貨。
“價格倒是便宜。”那年輕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少爺公子,花錢大手大腳的。
“不過我要送上門,距離有點遠,你們包送嗎?”年輕人又問。
“公子放心,公子可以打聽打聽,在下在周邊的名聲還是不錯的,到自然做到。”陸志錦拱手笑著道。
他在谷懷村的名聲一直不錯,哪怕現在陸家鴻都不敢回村了,怕被村里人戳脊梁骨。
“那行,你幫我送到撫原縣的陽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