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病根。
私底下,有人叫他劉禿子。
眼下的劉開山,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他本來還準備著,等獼猴桃園豐收之后,明年就將水庫給承包下來,好一體化發展。
哪里想到,半路殺出“楊樹”這么一個程咬金來。
他自然不同意。
劉開山這么一吼,讓跟他走的近的劉姓之人,也變得猶豫起來,有兩位當場就變了卦,舉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現在的農村,宗族觀念還是很強的。
劉開山又是劉家的能人之一,自然就有人挺他。
事情一下起了波瀾。
如果劉姓之人都不同意,怕是很難達到/的最低標準,就算勉強達到,也會給楊樹經營水庫,留下大的隱患。
他們的氣不順,保不齊將來使什么壞呢。
楊樹沒有慌,他還不準備出頭,去跟劉開山爭辯。
因為楊樹很清楚,承包水庫已經跟修路勾連到一起,不承包水庫,這路也就修不成。
而修路,不僅關系到村民利益,還關系到陳德彪的政績。
所以,楊樹很鎮定。
他相信,一定會有人出面,調和此事的。
果然,楊樹注意到,主席臺上的陳德彪,給了旁邊人一個眼神。此人正是劉四貴,樟樹村組組長,同時也是劉家最大的話事人。
當年,正是劉四貴第一個外出打工,憑著一股子機靈勁,攀上一位大老板,扶搖直上,成了工地一個包工頭。
后來越做越大,也混成一個老板,組建了一家勞務公司。
直到去年,劉四貴才將公司交給兒子打理,自個兒回到村里養老。
當年,就被選為樟樹村組組長。
可以,樟樹村劉家的逆襲,正是起源于劉四貴,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村里很多劉姓之人,都當上了包工頭。
劉家,也就在村里翻了身。
陳德彪的意思很明白,出頭的是劉家人,自然就得劉四貴出面擺平。
對劉開山的攪局,陳德彪是很氣憤的。
他已經在鎮長那表了態,那就決不允許此事被攪黃了。
擱其他時候,以劉四貴的威望,未必會給陳德彪這個面子,更不會為了一個楊家人,去打壓自家個兒的族人。
古代,劉家是楊家的長工,沒少受欺負。
現在終于翻了身,劉四貴自個兒,有意無意,還打壓過楊家人呢。
怎么可能幫忙。
但是這一次,劉四貴不得不出面。
劉四貴是個非常精明之人,對這幾村里發生的事,心里門清。他知道,村里的路一旦修好,那么陳德彪很可能就會調到鎮里。
那樣一來,村主任的位置就空了出來。
他劉四貴,也就有了機會。
否則的話,當初開會的時候,劉四貴就已經給楊樹下絆子了。
對劉開山的突然攪局,劉四貴也不高興。
他不高興,不是因為劉開山投反對票,而是不高興,劉開山事前不跟他通一下氣,搞得他現在有些下不來臺。
“這劉開山,以為搗騰個果園子,發了點財,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劉四貴恨得牙根癢癢。
村里的強人,總是要互相碰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