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試首日,文試就這樣結束了。
任真在宣文殿前敲山震虎,整頓盛行已久的舞弊風氣,此事傳遍京城,大快人心。
對平民百姓而言,朝試結果如何,誰中舉誰落榜,雖然跟他們沒直接關聯,但是,人人心里都渴求公平,不愿看到良才落寞、人得志,更害怕以后會栽在靠舞弊上位的貪官手里。
任真此舉,讓他們眼前一亮,難得看見北唐官場上的一股正氣,能有人站出來,不畏權貴,替更多人做些好事。
此時,任真還在為明日的武試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外界對他的風評,當然也不會太在意。
他做這些事的初衷,不在于贏取哪群人的贊賞,而是不愿昧著良心,一味地做損害北唐利益的事,更不想背上顛覆北唐的元兇罵名。
他追求的理想結果,是北唐撥亂反正,在他推翻武氏政權后,并沒變成一副爛攤子,而是步入正軌,漸漸國泰民安,直至戰勝強敵南晉。如果最終能一統下,就再好不過了。
不求名垂萬世,但求別背黑鍋,僅此而已。
所以,當他坐在禮部衙署內,親眼監督下屬們謄抄、密封、糊名、閱卷時,心中惦記著的,全是自己的私事。
白文試時,他安排替身以任真的名義現身,在考場答題,是因為他本人想參加武試,明跟北唐的頂尖才們同臺競技,一較高下。
之所以冒出這個念頭,原因很簡單。
自從進京城以來,他忙于混跡官場,應付各種局面,最近很少把心思用于修行,導致境界一直卡在五境下品,停滯不前。
強者為尊,實力始終是第一位的。他并非不著急,這些日子經常感到手癢,很想跟人比試切磋,通過實戰調整狀態,最好能激發新的感悟,讓實力得到提升。
而且,他即將前往戰場,激烈廝殺在所難免,恢復狀態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這場大朝試恰好是良機,在舒展筋骨的同時,又能幫他對那些年輕人形成準確的認知,可謂一舉兩得。
白文試時,他沒有親自答題,而是派替身上場,出于兩方面的考慮。
其一,為武試考生準備的測驗很簡單,卷子又是他本人所出,自己出題自己做,實在無趣,還不如讓替身隨便應付過去;
其二,他雖然擅謀大局,在細節方面也不敢放松警惕。他一人分飾兩個身份,容貌易改,但字跡絕對不能相同。他身為朝臣,以后會向女帝上奏章,若跟卷面字跡相似,被有心人察覺,將是致命的破綻。
現在回想起來,任真心有余悸,幸虧監考官是他本人,否則,替身雖同為五境,絕擋不住牧野的蠻力,下場肯定很慘。
今的三拳,只是試牛刀。明的武試,才是他嶄露頭角的舞臺。
……
……
武試地點設在上林苑。
上林苑位于皇城后方,是一處規模宏偉的皇家園林,占地極遼闊,既有不少宮殿,又有大片山林湖泊,景色秀美怡人。
這里不僅是歷代皇帝的避暑勝地,也是私人狩獵圍場,據,修建此苑的那位皇帝尚武嗜斗,還曾把這里當作閉關之地。
在上林苑內進行武試,各方面條件都很合適。
第二清早,所有考生在門口聚齊,在監考官員的帶領下,走進上林苑。
讓大家意外的是,主考官大人今安靜許多,不像昨那樣鋒芒畢露,只是負手走在前面,似乎不打算插手武試事宜。
他們對此求之不得,自然不敢想象,真正的任真此時就在人群里,跟他們一起等候考試。
武試的規則最簡單直接,競爭也最殘酷激烈,一切都靠武力定勝負。
按往年慣例,禮部會將所有考生分成很多組,同時進行淘汰比試,角逐出組勝者,然后再競爭六十四強、三十二強……直至誕生出本屆武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