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全晉軍的實力,云胤撤得很堅決。
楊靖有些意外,更準確地,是感到驚喜。他擔心任真會遇不測,恨不得立即結束戰斗,殺進中州城,云胤鳴金收兵,正好給他讓開道路。
他深知窮寇莫追的道理,再者,荒川是云胤的地盤,環境復雜險惡,注定很難剿滅對方,因此,他放棄了西逃的晉軍,也顧不上等唐逆的兵馬,直奔中州城。
云胤的信使顯然速度更快,提前一步趕到城南的峽谷,通知白九玄迅速撤回白云城。
這時候,神農大典仍在進行,青年組的比試步入最后階段。
任真和姜白雙雙離開后,峽谷內的局勢再變。伏念和牧野并肩戰斗,分別應對龍昆和齊先生,都落在下風,形勢岌岌可危,這是任真始料未及的。
他不可能預見到,隱居的姜白會下山,曹春風也來得太急,逼迫他提前離開戰局。
眼見伏念受傷,露出敗勢,伏辰等人正憂心忡忡,白九玄聽完密報,豁然站起身,臉色陰冷難看。
“我原以為,只有軒轅大風私通北唐,悄悄放唐軍入境。想不到,影月部也干出這種吃里扒外的勾當!”
楊靖率軍從軒轅部潛入,這是明面上的行軍,南晉和白云城都有所察覺。他們本以為,只需全力擊潰楊靖即可,卻不曾想到,影月部那里還潛伏著殺招。
軒轅部在西北角,影月部在東北角,唐逆軍取道影月部,剛好能繞到晉軍后方,跟楊靖軍呼應夾擊,這是很完美的搭檔。
云胤和曹春風失察,一方面是因為唐逆軍行動隱蔽,后發制人,另一方面,他們低估了影月部對任真的支持力度,或者,他們不知道任真在伏大姐心里的分量有多重。
只要伏念開口,苦苦哀求,伏辰不可能會拒絕,更何況,影月部也清楚,為今之計,若想跟親晉部落抗衡,就只能依靠北唐了。
因此,這份作戰計劃執行得很順利。
伏辰正襟危坐,平靜地跟白九玄對視,絲毫不畏懼對方的怒意,答道:“城主錯了。千百年來,荒族跟北唐素無瓜葛,至少不像跟南晉那樣,曾結下血海深仇。”
這話時,軒轅大風站起身,坐到伏辰身邊,用意不言自明。
兩家部落雖是世仇,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分明,絕不含糊,愿意摒棄前嫌,聯手共進退。此時無聲勝有聲,軒轅大風的舉動,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所以,要吃里扒外,這個罪名我可不背。真正背叛荒族的,明明是勾結南晉的某些人。他們為了一己私利,置無數慘死的同胞于不顧,那就別怪我們借北唐之手,肅清奸佞人!”
他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這些道理,他們已在龍澤城的拍賣會上爭執過一次,是非黑白,眾人心里早有定論。此時伏辰再出來,無非是想明確一個事實。
他們聯合北唐,不同于姜戎等人勾結南晉,只是為鏟除通敵叛徒,讓荒族九部重歸于好,團結在一起;
唐軍入川,也不同于晉軍入川,他們的意圖并非侵略土地,奴役壓迫荒族,只是應軒轅大風等人的請求,替行道,替荒族撥亂反正。
所以,但凡深明大義的荒族人,都不該不辨是非,跟唐軍抗爭。他們的敵人,始終都是南晉。
想讓荒族迎戰唐軍?不存在的!
至于白云城何去何從,那是他們的事,跟荒族無關。
白九玄聞言,神情驟變,寒聲道:“伏辰,聽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忤逆云帝陛下的意志?!”
其實到了這份上,他心里已有答案,只不過,他真沒想到,這些荒人真敢當著自己的面,將這層窗戶紙戳破,公然跟白云城劃清界限。
如此一來,荒川的局勢就徹底變了。
即使唐軍撤走,荒族九部也不再共推云胤為主,軒轅影月等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