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一起賣服裝,那種壓力就要得多,也輕松了不少。
郭去的堂哥還算不錯,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郭去讓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人負責叫賣,一人負責講價收款,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一整下來,郭去感覺他臉部肌肉都快僵硬了。
沒辦法,明明十分高興,可卻偏偏要緊繃面部肌肉,裝作吃了大虧的媳婦模樣,還一裝就是一整,的確讓人受不了。
他堂哥在一旁學著,郭去分配給郭青的任務就是叫賣,因為叫賣相對輕松很多,同時可以學郭去的生意經。
郭青表現得非常好,就算有話筒,他的嗓子依舊啞了,由此可見他有多賣力了。
從第一的情況來看,郭青表現得還不錯,不過離獨當一面還有些遠。因此呢,第二、第三和第四,郭青都負責叫賣。
等到了第五,也就是趕三元街的這,郭去有意試試他這堂哥學的怎么樣,所以全都一股腦交給了郭青,而他自己則在一旁看著,吃虧與否都不直。
等到散場后,把攤子收了,回到家里后,郭去才談郭青的不足之處。
第二依舊讓他堂哥一個人負責所有事情,郭青的技巧,很明顯比前一好得多,出于不放心,郭去又觀察了一,最終決定讓他堂哥獨當一面。
這是他早就計劃好的事情,畢竟這已經進入了冬月中旬,外出打工的人們已經回來一部分了,即此時處于農民工返鄉的高峰期。
這意味著什么?前面已經過了,真正具有購買能力的人群,是這群外出打工的人,畢竟外出的農民工家里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的,一年不見老人孩子,自然心頭有幾分愧疚,那該用什么來彌補呢?
還能用什么!新衣服,新褲子唄。
趕場,是所有縣鄉鎮街道都會趕的,為了避免同時趕集的尷尬,以前的老輩子們約定了時間,排好了順序,今趕這里,明趕那里,后又是另一個地方,這樣無限循環下去。
其他地方郭去不知道,但他老家這里附近十來個鄉鎮,他卻是清楚明白的。因為地處三縣交界處,所以郭去家離,除三元鄉以外的另外六七個鄉鎮的距離,都差不了多少,只有最后兩個稍微遠一些。
十個鄉鎮,老前輩門又約定每個鄉鎮趕場五一個循環,那自然會出現同一有兩個鄉鎮趕場的情況。
他以前趕場時,由于人手不夠,只能就近選擇,而今多了郭青后,則可以兩者兼顧。
當然他更想去的是七星城里,那里的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那種強是持續的,即一年四季相差不大。
可是鄉鎮不一樣啊,一年中生意最好的就是這幾,即冬月中旬一直到臘月中旬,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鄉鎮的消費能力是可以堪比平時城市的消費能力的。
而且郭去心中有個打算,他準備擺地攤賣衣服,只賣到今年年底,然后就收手,把鄉鎮的生意讓給其他人,而他自己則去城里賣。
當然,以郭去的性子,雁過就要拔毛,他肯定不會白白把鄉鎮的服裝生意,平白無故的讓給其他人的。
此事該怎么做,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不過還得一步一步來,因為需要時間來發酵才行。
又賣了三四的服裝,這次是兩人分開擺攤子,四以后,家里的存貨沒有了,郭去和他大伯又去進了五百套服裝,以及又一個音響,此事就這么走上了正途。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可是離郭去的目的卻還不夠,因為街上擺攤的同行,竟然很少有和他發生矛盾的,就算是他賣的價格很低,依舊沒有人和他吵架。
難道是牟四的原因?郭去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一方面希望有人來找他麻煩,這樣“他賣服裝的價格很低”的消息就會傳的越廣,為達到他心中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