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壇點亮了火炬,當然這是通過電視看到的。
    十六歲了,郭去沒有任何感覺,只覺得人生依舊沒變,變的只是人心。
    什么引起了人心的變化?
    世界的改變,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
    從前,家里的老人權威最大,可是如今,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有錢人權威最大,什么都向有錢有權靠齊。
    這世道到底怎么了?
    郭去為此大醉了一場,后來他逐漸醒悟,原來變的不是人心,而是這世道。
    他能怎么辦?他在這一瞬間,想到了前世歷史課本封面上的一句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那就順從吧。
    可是他不甘心啊,于是他想在規則允許范圍內,把自己能掌控的范圍,變成自己夢想的世界。
    野豬,如今據郭剛的計數,已經有了三百來頭,三百來頭啊,是什么概念?
    山林到處是野豬留下的痕跡,隔三差五的大樹,被野豬連根拱起,到處是黑色的泥土,這些泥土是被野豬從野草的下方弄起。
    郭去對比深感抱歉,作為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他對環境的愛護,可謂是煞費苦心,然而,他自己的布局,卻破壞了他的愛心。
    野豬是吃植物長大,它們平時為了尋找吃的,都會破壞山林。
    怎么辦?
    國家都能弄計劃生育,那他也能弄計劃販賣呀。
    營業正式開始,布局正式開始顯威。
    野豬啊,這世界有多少人吃過野豬肉?少的可憐。
    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比家豬貴的多。
    二十一世紀初始,家豬到了十塊錢一斤,當然這家豬肉,是養了一年的家豬的肉,那么野豬肉呢?
    野豬肉雖不可能翻一翻,但一半總能行吧。
    十五塊錢一斤!
    這是在稍微大點的城市,比如市區的城市,然而縣城呢?十一二罷了。
    不過無礙,因為量多。
    郭去覺得自己的布局還不夠成熟,所以在賺夠錢之后,他會更加深入保護森林。
    每個地方都有其固定的天災,南方植被茂密,然而也有天災。
    山體滑坡,泥石流,這類的天災,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老百姓少了保護大自然的想法。
    有時候一個商人會面臨抉擇,賺錢和環境,必須二選其一,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