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行。”郭去面無表情的道,其實這頭牛他很喜歡。
    已經有了初步的好印象,郭去這才接近牛,摸了摸牛后腿,又掐了掐牛屁股。
    這翻操作讓他更加確定這是頭好牛,理由是這牛的骨架子大,骨架子大的人,一旦長胖了,那重量可謂驚人,而牛自然也是一樣的,所以這頭牛買了以后,那是肯定好賣的。
    這些都確定了后,也就剩最后最考眼力的環(huán)節(jié)了,估測重量,然后說出給的價錢。
    這牛骨架子大,也有肌肉,但相對來說,還是有些瘦,目測在八百五十斤左右。
    八百五十斤的話,按八塊一斤算,那就是六千八百塊錢!但郭去不能這樣給價錢,他不能開口就說六千八。
    這就好比那些擺地攤賣衣服的,不同點是賣衣服的是往上抬價錢,而賣酒是壓價。
    “這牛還不算很肥啊。”
    這是實話,所以主人家也沒說什么,就是等著郭去開價。
    “這樣吧,我看這頭牛有七百多斤,我按七百五十斤算,每斤七塊五,也就是五千六百二十五塊錢,你看行不?”
    自己已經給了價錢,剩下的就得看這主人家的了,牛販子就是這樣,秉持著買賣不成仁義在,一般都會給主人家一個討價還價的范圍,至于他能還到多少錢,那就是別人的事情了。
    “五千六百二十五,這有些少了,五千九你就拉走。”
    “大叔,你這很明顯不想賣呀,你想賣牛,那你怎么也得給我賺點錢啊,五千九我拿去喝西北風啊?”
    “咦!不行不行,少于五千九我不賣。”主人家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這單生意,現在是做不成了。
    郭去也不多說,直接一句“五千九我不敢買”,然后就走了。
    當然這不是真的走路了,其實就算五千九,他至少也有九百塊錢可以賺。
    可是商人逐利,這是通性。
    此路不通,那就晾他一會兒,這就是心理戰(zhàn)了。
    為了保證等會兒回來,能買到這頭牛,郭去向村寨其他人家戶走去,看到牛圈了,自然免不了要看看。
    看得上,那就去敲門,然后商討價錢,談不攏,那就去下一家。
    這就是牛販子,絕不會因為一次談不攏,而灰心喪氣。
    該走的人家戶都走了,試探著問了問,大多都不賣,因為貨比三家,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
    而今,做牛生意的人越來越多,而老百姓也經常接觸牛販子,所以他們一點都不慌,就算要賣自家的牛,那也得等到至少三個牛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