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去的怨氣早就有了,起始點就是他的外公外婆,他外婆還好一些,畢竟有他大舅給老人家養老送終。
    可是負責贍養他外公的二舅,就不行了,夫妻倆全都外出,兩個孩子也是常年不回來,就留他外公一個人在家里。
    甚至郭去敢說,若不是他把他外公接來贍養,他的外公也會步牟老頭的后塵,那是遲早的事情。
    他怎么能不氣!
    心里原本就有一肚子怨氣,這牟真樂父母又要來觸霉頭,那郭去也不忍了,干脆爆發算了!
    忍什么嘛,一個人就這一生,凡是都要忍著,到最后委屈的還是自己。
    他前世忍得太多了,也見到了太多的令人心寒的事情。
    舉個例子:
    郭去老家的村寨里,有一對夫妻,外出打工,三個兒子全交給父母撫養,沒有父母在身邊管教,爺奶又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人,然后這對夫妻的三個兒子很自然的輟學,然后外出打工。
    后來,老人們老了,干不動活了,這對夫妻其中的妻子一人留在了家里。
    或許有人會說,這應該算是好的了吧?畢竟留了一人在家,給老人養老送終。
    可是那個女的不是人啊,她閑她男人的父母是累贅,所以總是一副有深仇大恨的樣子。
    再后來,男人的父親得癱瘓病,在床上掙扎了一年多,終于去世了,于是只剩男人的母親一個人。
    那位母親才是真的苦,兒媳婦嫌棄她,村里有人來了,她就找人傾訴,然后被兒媳知道了,更是不待見她。
    病了,兒媳也不給她買藥。
    兒子、孫子過年回家還好,對她百般孝順,可是他們外出打工后,她的噩夢又來了。
    就這樣過了四五年,老人越是看的明白,也更加蒼老,她蒼老得連趕集都去不了了。
    老人在臨死之前的,前一個趕場天,用了一早上時間,走了一公里的山路,終于來到了街上。
    在街上買了點胃藥后,又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回到家,那是即將過春節的時候。
    老人的兒子和三個孫子也回家了,老人很高興,她是真的高興,然后某一天早上,老人開始吐血,被她的兒子看見了,吐出來的還有胃藥。
    老人想在自己兒子回來的這幾天,服藥自殺,可是因為藥量少的緣故,最終沒有自殺成功。
    兒子跪在老人的身前,哭著問她為什么要這樣,老人微笑,很燦爛,也很欣慰的笑容,不過老人沒有說原因。
    她不想因為她一個將死之人,而破壞了兒子與兒媳的感情,她不想因為快要去世的自己,搞得兒子的家庭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