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加起來也沒有羅二蛋的鞭長。
羅二蛋鞭長兩丈。
一寸長一寸強,瞬間在兵器上將二人壓制住了。
三人在馬上的廝殺達到白熱化,場中的兵士們也沒閑著。
尤其是兩隊斥侯見自己的主將被壓制絲毫不敢松懈,加緊了對羅二蛋的手下的圍攻。
雖然斥侯們在數量上二對一占優,可羅二蛋的人都是按公輸孟啟要求精心選拔的精銳骨干,是百夫長、千夫長角色,論單個實力具有碾壓之勢。
故而斥侯們只能聯手對抗,或三人一伙或五人一團,看似雜亂無章實則配合精妙,漸漸的占據了上風。
不禁讓公輸孟啟想起了當初的“落日劍”組合。
“長身劍”“旭日弓”見屬下都已勝券在握,可不想自己倆人在國君面前落于下風,二人心意相通立即展開貼身搶攻。
一寸短一寸險。
“旭日弓”以手拋箭,射人先射馬,專射羅二蛋胯下的獅子驄。
手拋箭力道并不大,只求傷及不會射殺。
可羅二蛋愛馬如命,自然是舍不得獅子驄受傷。
他騎術精湛人馬和諧如一,騰挪跳躍躲開了三支箭,又用腳踢飛了兩支,手中長鞭仍揮灑自如,劃出五六個圓圈繞向逼近的“旭日弓”。
“旭日弓”也不閃避,將弓直插向圓圈,他寧可讓長鞭纏繞住自己的旭日弓也要為“長身劍”爭取時間,讓他進攻得手羅二蛋逼迫其認輸。
羅二蛋可不是省油的燈,他早看出二人配合默契,連訓練的下屬都極其厲害,不使出絕技定難以取勝。
而他的絕技就在胯下的獅子驄,人馬合一的馭馬術。
眼看羅二蛋的長鞭就要纏上旭日弓,而他身后的“長身劍”也攻到,劍芒直指獅子驄的馬屁股。
“長身劍”的目的就是要刺痛獅子驄,把羅二蛋掀下馬來。
羅二蛋將計就計,嗖地如流星般疾速滑落馬下,同時用力猛地將獅子驄托起。獅子驄完理解他的意圖,借勢奮力躍起四蹄騰空飛到“旭日弓”頭頂,如馬踏飛燕般踏向旭日弓。
電光火石之間,羅二蛋幾乎是半跪于地,一招“鐵板橋”身子后仰,攻擊“旭日弓”的長鞭神龍擺尾,轉而化作出海蛟龍閃擊“長身劍”手腕。
“長身劍”萬沒想到獅子驄居然會騰空飛走,劍芒刺空,錯愕間長鞭就要纏上手腕,若不想手腕被纏必然就只有棄劍。
“長身劍”不是沒有棄劍的勇氣,當初狙殺公輸孟啟之時就曾果斷棄劍保住了性命。
只是此刻棄劍就意味著落敗,而此時落敗還會連累“旭日弓”。
屬下斥侯都已鎖定勝局,而身為主將反而要敗落,顯得……
羅二蛋原以為“長身劍”會棄劍認輸,沒想到他居然在此刻失神猶豫不絕,長鞭自然會纏繞傷及他的手腕。
一瞬間羅二蛋也是騎虎難下,他可不愿傷到“長身劍”,畢竟他的內功心法都是“長身劍”所授,至少也算得上半個師父。
可長鞭不比其他兵器,就算此時羅二蛋力收回,鞭梢就會反彈造成更大傷害。可以現在的力道纏上手腕只怕也會讓“長身劍”休息半年。
公輸元帥打造的神器威力絕對非比尋常,這可如何是好!
場中斥侯既已勝出,公輸孟啟則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打造的三件神兵在比試,直到羅二蛋的獅子驄騰空飛起他知道這家伙終于依靠兵器的優勢贏了。
只是不明白“長身劍”為何突然間會猶豫發愣。
其實他棄劍退出也未必算輸啊,因為羅二蛋只是在兵器是勝出,論自身實力是肯定還是比不上他二人的。
“旭日弓”也看到了“長身劍”的危機,頓時明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