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虹在發起騷亂之后覺得還是有必要告知元昊,畢竟這么大的事情,紙是包不住火的,先斬后奏也得奏。
何況晚間的行動他需要“儺門”的支持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卯時天剛亮,姜虹就飛鴿傳書元昊告知自己的計劃。
公輸孟啟在給亢褚良回信的時候放出了五只機關鳥,其中有兩只就是給江都城中“影子”的,他讓“影子”在暗中配合亢褚良,若情況特殊也可以廷尉身份公開。
有亢褚良,胡氏兄弟領兵在明,“岱京三虎”等“影子”在暗,加上陸能歸的斥侯支援和“旭日弓”的外圍震懾,別說是江都,元夏大陸任何一座城池都能掌控自如。
故而公輸孟啟能夠談笑風生,吟著詩唱著歌向江都輕松進發。
“儺門”既有觸及不到的神秘,“影子”也有捕捉不到的瞬息。
正午的陽光垂直灑落,照在寬闊的江面上反射出粼粼耀斑。
公輸孟啟的信心恰如日中天,怡然自得的斜靠在躺椅之上,墨綠色的水晶鏡片罩著雙目過濾掉水天之間的耀光,看碧波萬頃,幾個黑點在起伏的波濤間時出時沒。
“這幾艘漁船的船把式不錯!敢在此滔滔洪流之中劈波斬浪。前面是到哪了?水面如此廣闊,都望不到岸際矣。”
公輸孟啟問。
“回陛下,前方乃是三江口,再有兩個時辰就能到達江都?!?
三江口位于陳宋兩國交界之處,大陸第一大河流大江在此進入左江段并與柳江交匯,形成三江匯流故得名。
三江口水面極為寬闊,平常水位時最寬處就有近兩千米,值此汛期更是廣闊無垠。
“報!前方數十艘船直沖我船隊而來,看隊形似有敵意?!?
桅桿上的觀察員發出警報。
公輸孟啟一躍而起,操起“千里鏡”沖上船頭,季殊叔侄緊跟其后。
“千里鏡”中,原本那些個小黑點已清晰可見,根本不是什么漁船,而是和公輸軍團船隊差不多大的快船,至少有十五六艘,當中一艘更是高達二十多米的樓船。
船頭士卒皆著短衣水靠,手握鋼刀映著烈日閃出寒光。在十幾艘快船后面還跟著三四十艘小船,小船則如漁舟般大小,非常輕快靈活。
樓船居中,快船在前帶著小船呈月牙陣型向公輸孟啟的船隊包抄過來,攻擊意圖相當明顯。
“命船隊作三角陣型,準備迎敵?!?
眼見來者不善,公輸孟啟下達了臨戰命令。讓他感到困惑的是對面水軍從何而來,事先竟沒有絲毫消息,對方是否真要與公輸軍團開戰。
既來之則安之,該面對的就必須面對。
公輸孟啟站立船頭啟用擴音回蕩裝置高聲道
“來船何人?這里是陳國國君船隊!請速避讓!”
洪鐘般的聲音在寬廣的江面上擴散開來,兩千米外的來船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可來船沒有任何減速或避讓的意思,一如既往地繼續前沖。
這就是姜虹計劃的第二步,利用游龍寨河盜阻擊公輸軍團。
大江作為元夏大陸第一大河流,其流域中游的元夏帝都,宋國東京,陳國江都,衛國南都,合稱四都。
集中了大陸七成的人口,八成的財富。
隨著帝國勢力的衰落,各路盜匪蜂擁蟻聚,陸路水路匪患猖獗,目標都盯住了富庶的四都地帶。
游龍寨,堪稱河盜第一大水寨,其實力也最為強悍。
僅在“迷離津”以南就有游龍寨三十六處分舵,控制著大江,柳江,左江,右江等三十六水路。連四國都城的水路航運業也都被游龍寨所壟斷。
不過隨著紀軍南侵,游龍寨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打擊,被紀軍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