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漢,天下九州:洪武、炎墟、豐晴、墨獰、白昶、安平、沙瓊、磐嶺、烘瞳。
隨著修士時代的落幕,一時天下割據(jù),群雄并起。
大漢王朝開國大帝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傳奇般的一統(tǒng)九州,創(chuàng)立大漢王朝。他的名字,叫劉洪武。劉洪武分封天下,將中土神州一分為九。為了紀(jì)念為最初愿意跟隨自己征戰(zhàn)天下的八位老兵。洪武帝昭告天下,洪武九州將會以他們的名字為名,以此慰藉英魂,好讓天下人記得這九州的安定是兵丁甲士們用熱血和犧牲換來的。
這大概是所有將士們最大的榮耀了。
此召一出,天下將士無不感激涕零,一個個發(fā)誓定會誓死效忠,以報劉洪武知遇之恩。
且說,滿朝文武皆言以洪武州為皇州,但大帝劉洪武以如今天下,是霍家撐起了半壁江山,為了讓世人不忘霍家功德,故堅持定都炎墟州,雒安城。
傳世千年,分封天下。九州各有一王鎮(zhèn)守,視為藩鎮(zhèn)。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既然天下歸于劉氏,各地藩王自然皆出劉氏一門。可令天下人嘖嘖稱奇的是,分封詔令一出,卻只有五州榜上有名。
洪武州,洪王劉四方,執(zhí)掌洪虎軍。
墨獰州,墨王劉暮寒,執(zhí)掌墨蛇軍。
沙瓊州,沙王劉景仁,執(zhí)掌沙豹軍。
安平州,安王劉珂酒,執(zhí)掌安鹿軍。
白昶州,白王劉璃松,執(zhí)掌白鶴軍。
此詔一出,天下人不解,烘瞳,豐晴,磐嶺三州為何沒有分封?
一時間天下人議論紛紛,但誰都沒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半月后,天下人都在關(guān)注的詔書終于從皇宮內(nèi)傳了出來。
此詔一出,九州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驚訝。
因為這份詔書的背后蘊涵了太多訊息,也藏著太多的不解。甚至可以說,這份詔書足以改變?nèi)蘸缶胖莸母窬帧?
詔書居然封出了三位異性王!
烘瞳州,烘王董大成,執(zhí)掌烘牛軍。
豐晴州,豐王陳松柏,執(zhí)掌豐獅軍。
磐嶺州,磐王王富貴,執(zhí)掌磐龜軍。
大漢王朝赫然有了三位異姓王爺。各州王爺手握兵權(quán),但政事在武烈帝登基以后由皇室掌控。各州郡縣行政官員皆有皇室派遣,且定期更換駐地。州級刺史,郡級太守,縣級縣令等級分明。每每幾年各州各級行政班子便會打亂重組。此舉用意之深,實見洪武大帝的高明,一是為了防止行政官員官官相護,滋生貪腐。二是杜絕軍政勾結(jié)。州與州之間也有暗斗,就如今日炎墟刺史明日走馬墨獰州上任,炎王怕你養(yǎng)不熟,墨王恐你是奸細,自然都不會交好,且政官定期更迭,王爺們更是懶得費力了。
除此之外,為報大漢四境安穩(wěn),特設(shè)里東南西北四軍,鎮(zhèn)守邊疆。而四軍兵權(quán),皆歸軍部所屬。而軍部的掌權(quán)者,則是霍家。只是后來隨著霍家的沒落,再也沒了對于軍部掌控,于是兵權(quán)歸劉氏王族,政權(quán)交于天下人。
這樣的制度雖是加強了中央皇室集權(quán),保障了洪武王朝穩(wěn)定,可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王族與平民的敵視。因為行政官員大都是平民。
王朝與平民有天生的敵視,如今居然有三州軍權(quán)歸于異姓。而且董大成,陳松柏,王富貴皆出身尋常百姓家。這是三位異姓平民王爺啊!這條決策理所當(dāng)然的震動了朝野,震動了九州。
皇州武烈州自然是沉默。但墨獰,安平,沙瓊?cè)莓?dāng)即表示反對。墨王劉暮寒,安王劉珂酒,沙王劉景仁聯(lián)合上書,稱祖宗之基業(yè)豈能贈與他人之手?
烘瞳,豐晴,磐嶺三州自然不會反對。
而白昶州劉璃松,老謀深算,盤踞烘瞳多年。他在天下一統(tǒng)之前,便是劉家除卻劉洪武的第一人。其威望之高,也僅在洪武大帝之下。這個老狐貍仿佛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