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就必將戰勝死亡!”
……
臺下的軍人,如鐵柱般地佇立著,一動不動。
然而隨著梁錚每一個擲地有聲的吶喊,那一雙雙的眼睛里,都射出了興奮而堅毅的光輝。
“下面,請蘇營正宣布軍紀!”
梁錚的話音一落,蘇清和大步走向將臺口,偌大的校場更是雅雀無聲,靜得就連將士們的心跳都能振蕩出夸張的悸動。
“現在宣示統制大人軍令臨陣進退不候號令及戰后不歸隊伍者,斬;臨陣回顧退縮及交頭接耳私語者,斬;臨陣探報不實,詐功冒賞者,斬;遇差逃亡,臨陣詐病者,斬;先自驚走者,斬!違命不遵者,斬!救援不力者,斬!……”
每一個“斬”字,都如驚雷炸響一般,滾過每一個士兵的心頭。
這也是梁錚事先安排好的。
慈不掌兵!
畢竟線列戰術模式最考驗的就是紀律——紀律高于生命,一旦人的求生本能壓過紀律,線列就要立刻崩潰。
這也是近代軍隊區別于封建軍隊的本質,因為等級制度的存在,使得封建軍隊中有著無數比規則高得多的優先權。可是在梁錚的軍隊里,榮譽、規則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所以除了用保衛家園的精神來激勵大家,梁錚也制定這近乎殘酷的軍規,除了十八禁十八斬,還有鞭刑、棍刑……而且全部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以起到震撼效果。
“沒有挨過鞭子的士兵,簡直就是褻瀆一樣的存在。”
這是梁錚親口對蘇清和說過的話。
當然,除了榮譽感、團隊感,紀律感,梁錚還準備了遠較普通衛所官軍豐厚的軍餉凡是參軍的士兵,每人每個月可以領取餉糧3石。
不要小看這3石,在崇禎年間,連朝廷正規的馬軍,一年的餉糧也不過24石而已,還經常空餉。
這也是為什么曾經打得蒙古鐵騎抱頭鼠竄的大明軍隊,到了崇禎年間經常會那么不經打,根本扛不住滿清的八旗兵,有的時候甚至一觸即潰。
士兵們吃不飽飯,空著肚子,可怎么打仗?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能讓士兵們經受得住接下來殘酷的訓練中,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能夠真正的做到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和言行禁止。
其次,梁錚還參照北洋軍制,抽20名最精悍的士卒建立自己的親衛排,把剩下的480人分派為兩個營,每營四隊,由蘇清和、徐虎分別擔任營正,并制定了基礎的步兵操典
進攻守則
1、聽從號令裝填滑膛槍;
2、維持現在的陣形行軍接近敵陣;
3、與敵陣距離約200米處,減緩行軍速度;
4、與敵陣距離約100米處停止;
5、聽從號令用滑膛槍對準敵軍;
6、每列向敵陣一齊射擊、再裝填、再一齊射擊(反復);
7、當敵陣十分混亂,陣形大亂之時,聽從號令裝備刺刀;
8、全軍突擊。
防御守則
……
這聽上去有些簡單,對于一名士兵,實現起來也并不困難。但在血肉橫飛戰場保持一個個隊列,作出整齊統一的動作,不受身旁上演的死亡樂章的影響,這就難了。
“都聽好了!”
高高的筑臺上,密集的雨珠早已打濕了梁錚身上的軍裝,漂亮的三角帽也在不斷地往下滴著水……
然而他卻渾然不覺,兩眼冷冷向下一掃,旗下的士兵們一個個昂首挺胸,目不邪視,偌大校場竟是一聲咳嗽不聞。
因為在每一具年輕的身體中,此刻都燃燒著一個肅然的靈魂,盡管他們的面目各不相同,卻都同樣書寫著——
剛毅!
“本人一屆書生,原不該站在這里。”梁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