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輕大,院長辦公室。
招生辦送上來的藝術考名單就擺在林院長面前。
門被撞開,額頭微微出汗的招生辦主任抱著一大疊設計稿氣喘吁吁地進來。
“院長,徽省考生設計類所有考卷都在這了。”
花了一刻鐘,林院長從八十多份考卷中挑出了近二十份,將其擺放在地板上。
他轉頭對招生辦主任問道:“你能看出什么嗎?”
今年的考題是《勤》。
本意是勤勞,辛勤,勤快,勤奮,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意思。
用三小時來表現這種形容詞不算太難,難的是別出心裁的創意,這也是無錫輕大篩選優秀學生的獨特手段。
招生辦主任也是專業級教師,從前到后看了一遍,立即發現了規律。
“院長,這些考卷雖然著眼點不同,但表現手法幾乎如出一轍。卡通形式,擬人化,代入感,趣味橫生……做得不錯啊!”
但他看了看對方,又問道:“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林院長再把徽州通知書名單遞給他。
“咦?”招生辦主任對照名單很快意識到林院長的疑問。
徽州考生八十多人,通知書發放十五人,其中十二名就在林院長挑出來近二十份考卷之中。
這種風格的設計稿,通過率明顯高出其他地區考生很多。
這不正常。
所以……林院長懷疑這是考場舞弊?
主任立即驚出一身冷汗!
他結結巴巴地說:“院……院長,這,這我也不知情啊!”
林院長還在考慮,聽他這么奇怪的語氣,扭頭又看到他滿頭大汗,不禁皺了皺眉問道:“什么你不知情?”
招生辦主任面色難看地說:“您的意思不是指有人泄露考題?”
林院長似乎沒料到這個答復,他又反復看了看考卷,半晌才搖搖頭:“看他們的創意角度各不相同,應該不是考題泄露。
其實我是想說,這種新穎的風格對于他們而言似乎很熟練,明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比如這一副……”
招生辦主任看了看林院長指著姓名為“胡霞”考生的考卷。
角落里是一只滿頭大汗寫作業的擬人化卡通小蜜蜂,但它腦海中的對話框,卻畫著藍天白云紅花綠草。
臺詞是:什么時候能采蜜啊?
色彩鮮明,筆觸流暢,構圖活潑,創意令人忍俊不禁。
招生辦主任噓了一口氣,重新審視考卷,然后他問道:“院長,你的意思,徽州那邊已經形成了這種風格的設計思路?”
林院長點點頭。
優秀的設計者是孤獨的,但他的作品會被大眾接受并傳播。
他自覺從德國歸來,立主創新,希望無輕大的學生乃至全國的設計人才都能夠放開思想,共創華夏設計繁榮的新時代。
雖然幾年下來,雖說百花齊放,但目光所及借鑒模仿痕跡屢見不鮮,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者和作品太少了。
而且,林院長始終認為,哪怕是優秀的作品,隱隱缺乏了一種貼合華夏獨有的精氣神。
《采蜜》這張考卷,通過描繪的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娛樂活動太少的畫面,不僅貼題,而且具有濃濃的華夏特色。
作為一個應屆高三的學生,沒有長時間練習是不可能完成的。
當然,很可能指導她的老師就是這種風格的倡導者。
徽州的老師,已經走到這種地步了嗎?
據他所知,除了在國外資料中有類似的創意,國內知名的設計師似乎很少有這種輕松幽默寓教于樂的作品。
莫非也是歸國的設計教師?
招生辦主任試探地問:“徽省通知書數量確實比重較大,是否……”
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