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處,軍事管制區。
    一場營連對抗的軍事演習正進入關鍵階段。
    面對“紅軍”一個營的機械化部隊,只有一個連的藍軍岌岌可危,前沿陣地和一線陣地悉數被推平。
    導演部,氣氛輕松起來。
    “藍軍號稱模擬a隊,我看不過如此嘛?紅軍三打一有些勝之不武啊!”
    “呵呵,裝備好技術先進,都是客觀條件,只要要靠士兵‘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老傳統,a國陸軍也沒什么了不起。說實話,仗打到這個份上,沒什么好看的啦!”
    “不是說藍軍有高科技裝備么?在哪呢?”
    “哈哈哈……”
    而與此同時,藍軍指揮部,一名國字臉的軍裝大漢,正接前線電話。
    大漢摸了摸下巴,有點疑惑地問道:“不對吧?不到15輛?其他坦克呢,去哪兒了?”
    有參謀分析道:“營長,紅軍有沒有可能采取正面強攻,兩翼包抄的戰術?”
    大漢皺了皺眉,一個營滿編27輛坦克,對手分出去的坦克大概率是包抄后路。
    問題是,對方現在處于什么位置?具體情況如何?
    他現在人手不夠,很難兼顧左右兩翼。
    忽然他說道:“蕭參謀,該看你們的了!”
    蕭楠從旁邊的電腦后沖營長打出“ok”的手勢,緊跟著向偵察部隊下達命令。
    “無人機升空!”
    于是,四架藍色的迷你無人機在制高點騰空而起,懸停于兩千米高度,分別飛向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很快,正面無人機傳輸回來即時影像視頻。
    “紅軍”主攻部隊攻克一線陣地,大大壓縮了“藍軍”的生存空間,但同樣也增加了防守火力強度。
    有鑒于此,“紅軍”指揮官并沒有進一步冒進,而是在等待時機給予“藍軍”致命一擊。
    但,就在他們頭頂上方,“藍軍”無人機不間斷地監控戰場動態。
    藍軍營長,再次確認了,對方的確只有17輛坦克,另外十輛銷聲匿跡。
    三分鐘后,左方無人機發現坦克行駛后揚起的煙塵,即可鎖定了紅軍的五輛主戰坦克。
    藍軍營長很快在地圖上標注了位置。
    “左右包夾想一口吃掉我?好胃口!把坐標發給武直,干掉他們!”
    于是,兩架武直得到命令,準確地撲向左方紅軍的坦克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