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也就個三四天的工夫。”李秀寧說道:“早些回去,還能趕上最后一波秋收,說是在昔陽縣那邊兒種了不少東西,收了之后還要給大興城那邊兒送過去,甚至連陛下那邊也要送一些新鮮的過去,所以,他想親自回去看看,自從去年從那邊兒回來之后,因為家里要操辦喜事,所以就一直留在大興城,沒有回去過。”
“這樣啊,還想多留你們住些日子呢。”李淵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好不容易姑娘姑爺回門,家里更熱鬧了......
天底下所有當爹的嫁女兒可能都一個心情,雖然說大宅子里子女多,但是如花似玉的一大姑娘,一下子成了別人家的,心里能不難受嗎?
而且,李淵也是打李秀寧小的時候就疼愛這個閨女。
李秀寧在這邊兒說完了事兒之后,就回去了自己的院子,然后看到柴昭正在桌子上捧著兵書看,屋子里的油燈都點上了,桌子上還有一個蠟燭臺,也點上了。
“怎么樣,我老丈人和丈母娘答應了?”
原本不知道自己媳婦兒能有什么跟爹娘談的,后來一想,想明白了。
為了老三李玄霸的事兒。
下午的時候就說過這事兒,自家夫人也提了一嘴。
小舅子跟著他們,也不是不行,無非就是多一雙筷子的事兒,關鍵是老丈人和丈母娘舍得放人嗎?
“你怎么知道我去談這事兒了?”李秀寧好奇的看著自家夫君。
“咱們倆下午在屋子里休息的時候,零零散散的嘮嗑,總共就聊了這么一件完整的事兒,仔細想想,不難猜測。”柴昭說道。
這幾天舟車勞頓,他們也的確沒休息好,下午的時候就在房間里,先是在軟榻上坐著,到最后累的不行了,直接躺床上去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好好嘮嘮嗑,等到后頭躺床上了,整個人一放松,都迷瞪了。
自己說的啥都想不起來了,然后呼嚕聲都有了。
以前柴昭是從來沒有打過呼嚕的,他才多大啊。
但是這回,他是真的累了。
從成親,成親之后挑選禮物,再到出發來岐州,整個人連軸轉,就算是在路上,在馬車的車廂里想要休息休息,那都不得行。
馬車走的官道,你以為官道就平坦了?還不如莊子上自家用土夯的土路呢,皮實的很,多重的車過去,都沒壓出什么轍來。
夏天的時候還下了那么多場雨,因為莊子上的路面關系,路上根本就沒積水,全都淌到旁邊兒的小溝渠里了,再由溝渠匯集到水渠,然后流入河道里。
柴昭覺得,修官道的人,也是能糊弄。
“夫君你就是聰明。”李秀寧說道:“那夫君對這件事兒,有什么看法呢?”
“下午的時候不是說了嗎?”柴昭放下了書本,吹滅了桌案上的蠟燭,然后走到窗邊開始寬衣解帶。
“昔陽縣那便,要是比宅子里的條件的話,可能是比不過唐國公府,下人伺候的,可能也沒有這邊細致,但是一個孩子,有手有腳的,就算不細致了,也不至于虧待了他。”柴昭說道:“若是岳母和岳父都統一了,三郎他自己也樂意,帶著就帶著唄,咱們家也不差那一口飯。”
柴昭也從來不是什么小氣的人。
而且吧,這個小舅子,有點兒特殊。
一來是因為演義里的名聲,二來,在李玄霸的身上,也著實看到了原主的一些過去的影子。
柴昭覺得,要是能夠盡一份力的話,那道無妨。
就怕李家三郎自己不愿意。
昔陽縣那邊兒的莊子上比不得大興城熱鬧,連岐州城都比不上,就怕小孩子到時候嫌棄那邊兒這兒不好哪兒不好。
去了新鮮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