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燥熱,一陣冰冷,一陣亢奮,一陣迷幻……,各種感覺輪流交替,在丁叢身體里輪番登臺,偏偏丁叢的神志還很清醒。
身體開始僵硬,表情也凝固在一個很扭曲的狀態,這會兒的丁叢才叫欲哭無淚,心中后悔剛剛怎么沒再謹慎一些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僵硬的身體開始有了知覺,丁叢艱難的動了一下,感覺全身衣服都濕透了,還有股難聞的臭味,腹內翻江倒海,一股酸水涌入口中,接著就是哇哇大吐。
嘴里苦水酸水伴隨著陣陣干嘔,“總算是不吐了,再這樣吐下去,內臟都要吐沒了。”丁叢摸了下嘴邊的污穢,起身想旁邊閃了下。看著滿地的嘔吐物,不僅愣愣出神。
“我很久都沒有吃東西了,怎么會吐出這么多東西?”邊想邊不經意間伸手揉了揉肚子,“咦?小肚子沒了”。
做為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丁叢身高還算中上之選,但身材嘛……最多也就是用不胖來形容。
小肚腩一直都是同事調侃丁叢的話題之一,“不會吧,難道節食加嘔吐能減肥?”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吐的太厲害,丁叢渾身上下都有種酸痛的感觸。
“還是先離開這里再說吧,味道實在有點……”丁叢看看一地的污穢,轉身又朝著水聲傳來的方向走了起來。
……
“這算——排毒嗎?一點別的反應都沒有?”
“嗯,確實有排毒的功效,不過應該說是改善體質,把雜質都排了出來,算是強化吧。”
“這算什么?大名鼎鼎的合藥丹居然是排毒用的?不會是過期了吧”
“唔,具體的我也不清楚,或許是藥力發揮比較慢吧。”
……
或許很多事情本已注定,歷史的軌跡就是無數人行走軌跡的集合,是誰影響了歷史,還是被歷史帶動步伐前行?沒有答案。
公元314年(永嘉六年),葛洪攜妻鮑姑返回家鄉丹陽郡(今江蘇句容),隱居深山開始編寫著作《抱樸子》。
公元316年(麟嘉元年)12月,天有異象畢生大事,乙卯朔發生日蝕,西晉亡。
公元325年(太寧三年),因事無奈下葛洪攜子侄出山,任諮議參軍一職。
公元327年(咸和二年)葛洪聽聞交趾(今廣西北流縣一帶)出產丹砂,于是攜人趕往。在經過廣州時遇刺史鄧岳登門拜訪,一同造訪的還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此人姓巫名雨,字先之。
攀談中得知這名年輕人居然精曉天地大道,葛洪興奮不已,隨后邀巫雨同赴交趾,已便途中請教解惑。
同行七日后,巫雨獨自離去。
留下經卷一套,并告知葛洪“所去途中有一處神仙洞府,據說是秦代千歲翁安期羽化飛升之地,此處名曰羅浮山”。
葛洪當機立斷終止了前往交趾,改路羅浮山。
從此隱居于羅浮山。
隱居后,葛洪精研巫雨留下的經卷,受益良多,自此開始每日修行煉丹,著書立作。《抱樸子》最終成書,葛洪也自號抱樸子。
葛洪臨終前曾對弟子感慨道“此生鐘愛煉丹,誤了修行,大道無望。此處山林是道者避隱合藥之所,竊居三十載修行無果,然成丹一枚,可稱為合藥丹,乃吾畢生心血之作,可謂畢天不朽,氣轉金羽。”
旋即又交代弟子,“日后自有名為巫雨之人來取,謹記。”
公元363年(興寧元年),葛洪卒,享年81歲。
同年,巫雨取走合藥丹。
……
此刻的丁叢并不知道,自己體內正在因為這顆合藥丹發生著緩慢變化。從內臟到肌肉再到骨骼,都慢慢的被一層淡金色的液體覆蓋。液體留過的地方也開始變得堅韌而富有彈性。過程雖然緩慢,但總會有一天,淡金色的液體會流遍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