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道的只有她的大致長相,林錦有異術可以根據白楠香的描述將畫像臨摹下來。
到了明日天光大明后,再按照畫像尋人。
林錦和白楠香之所以那么晚也要趕過來,只不過是想趕在綠光氣息徹底消失前,大概確定位置。
確定了位置后,林錦敲開了一間客棧的門,用了異術,帶著白楠香順利住了進去。
姊告位處南方濕熱之地,夏季多雨。
次日一早,姊告下起了瓢潑大雨。
白楠香起了個大早,卻被大雨困在了客棧里不能出去。
倒不是兩人怕雨,只是這樣的季節,路上少有行人,找人并不方便。
這等時候,還不若直接留在客棧里與客棧老板打聽。
林錦和白楠香所住的這間客棧乃是姊告城里唯一一家客棧,它二樓住人一樓乃是酒鋪,姊告城的百姓閑來無事都會到此地坐下閑話,順便喝上兩杯。
因此這里可算是姊告城里,消息靈通之地。
只是南召全年高溫,百姓多喜食涼菜烤肉,口感上以開胃的酸甜為主。
大早上的白楠香的早餐便是一條用香茅腌制的烤魚并著當地一種她完全認不出來的涼拌小菜和素餅子。
她吃不慣這樣的吃食,只硬著頭皮隨便吃了點便喚過了店小二,拿出了那張婦人的畫像,詢問對方可見過此人。
因為姊告地處南召與夏華之間,許多夏華人到此地經商,因此當地百姓或許不識字,卻多半能說一口流利的夏華話。
店小二恭恭敬敬的捧著畫像辨認了許久,有些不確定的用夏華語開口。
“看上去像是城北張屠戶的妻。”
這幅畫像乃是根據白楠香夢中情形用毛筆臨摹而出,本就不是特別相像,那婦人身上又無特別明顯的標記。
加之南召受夏華影響,女子輕易不得出門,在街上拋頭露面的多是一些窮苦人家的女子,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
是以,白楠香出口打聽時并不報太大的希望,一聽是城北,又見店小二神情猶豫就覺得店小二可能弄錯了。
誰知,那店小二卻盯著畫像又看了一會后,居然語氣變得篤定起來。
“不錯,應該是張家大嫂。”
白楠香聽他如此說,立刻打起精神來,開口問道。
“你認識她?她住在何處?”
店小二“也談不上認識,我們客棧的肉食一直是頭天從張屠戶處預定,隔日由張屠戶送來,有幾次張屠戶生病了,便是張家大嫂送來的,見過兩次。”
“她家住的不遠,從我們客棧出去,沿著大路向北走,到了十字路向右轉,他家就在附近,你再隨便找個人問問,應該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