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以為這會是一個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熱血故事,沒想到半路上居然殺出這么個中二的設定,比起長生不老藥,我更愿意相信是那些作者集體發(fā)了癔癥,然后以此為骨架寫了這些千篇一律的故事!
老板看著我復雜的表情,忽然罕見的露出一抹笑意,但只一瞬間就不見了,繼續(xù)板著臉沉聲說道:“因為長生不老藥的存在,才使得這些故事得以成立,后來有人想通過這種方式找到傳說中的仙人,你所了解的長生會,就是這些人一手組建的。”
長生會的起源應該算是爆炸性信息,但是今天類似的信息實在太多,我的神經(jīng)已經(jīng)麻木到很難被觸動,我現(xiàn)在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木有感情的殺手,只“哦”了一聲就什么反應都沒有了。
老板似乎期待看到我滿臉震驚的樣子,等了半天也沒看到不禁有點失落,看了看窗外漸亮的天色擺手道:“今天就到這里吧,剛才我說的那些話里有個漏洞,找到它,這是你今天的作業(yè)。”
說完老板就轉身離開,我看到墻上那兩個字就覺得腦仁疼,心說真以為老子是來上學的?然后就躺在床上繼續(xù)盯著天花板發(fā)呆。
不知不覺間天光大亮,按理說折騰了一宿我早該困的睜不開眼,可是現(xiàn)在我卻一點睡意都沒有,滿腦子都是老板的臉,還有他講的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
我閉上眼睛強迫自己睡覺,可越不讓自己想就越忍不住去想,烙餅似的翻來覆去折騰了兩個多小時也沒睡著,索性一骨碌坐起身來,隨手抓了本書倚著床頭翻看起來。
這本書是老板最后給我的《方壺秘聞》,當時我沒看,老板也沒收回去。
方壺是地名,又叫“方丈山”或者“方丈洲”,和瀛洲、蓬萊并稱“三大仙山”,傳說中三座仙山位于渤海深處,但仙境縹緲常人難覓,偶爾有誤入的人都說那里是仙境所在,長生不老藥就藏在里面。
因為這些傳說,歷史上有不少帝王曾經(jīng)尋訪仙山以求神藥,只不過最后都沒什么結果,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便是始皇帝嬴政,想到這些書里的主角進山砍柴都能遇上仙人,我不禁為這位千古一帝感到不值。
文言文言簡意賅,所以這篇《方壺見聞》的篇幅也不長,思索間我已經(jīng)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果然和我預想的差不多,又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套路。
找出之前的文件夾,按照上面的坐標把《方壺見聞》放回書架,看著目錄上那些書名,我忽然發(fā)現(xiàn)好像不太對勁。
之前因為被書架吸引了注意力,我也沒注意目錄上都有什么,現(xiàn)在仔細一看就發(fā)現(xiàn)幾乎全是各種傳說中的地名,我拿出手機打開備忘錄開始統(tǒng)計。
在全部1326本書中,蓬萊仙島出現(xiàn)了278次,瀛洲仙境出現(xiàn)了196次,方壺神山出現(xiàn)了213次,其他諸如“瑤池”“昆侖仙境”之類的地名也出現(xiàn)了很多次,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傳說中有仙人隱居或者有長生不老藥的地方!
另外還有一些書名中沒出現(xiàn)地名,比如我之前看過的《尋仙記》,但這種書名占得比重不高,只有六七十本左右,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為了讓一個謊言顯得真實,才刻意加上去的添頭。
而且這些書所代表的意義也很奇怪,書里的內(nèi)容根本連野史都算不上,估計拿到幼兒園讀給小孩聽都沒人相信,如果真有那么一批人削尖了腦袋想找長生不老藥,怎么會從這些睡前讀物似的東西里尋找線索?
看著目錄琢磨了半晌,我忽然靈光一閃,如果這些書本身沒有任何參考價值,那么唯一能讓人重視它們的原因,就是發(fā)現(xiàn)這些書的地方很有價值!
不對勁的細節(jié)越來越多,我沒來由的想起老板給我布置的作業(yè),他說在他的話里有個很大的漏洞,再結合我目前的發(fā)現(xiàn)在腦子里一過,我頓時有了個大膽的猜想——這是一個巨大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