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華伏芝和張央沒有剛才那樣沖動了,公孫彧慢慢地說道:“醫館密室中的醫經和診籍是很多行醫的人夢寐以求都想得到的,當年倉公的這些醫經和診籍是你師娘她父母親用生命換來的,你師娘不得由廣漢的父親帶著隱姓埋名隱在鳳凰墟二十年,因此這些醫經和診籍都是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
公孫彧頓了頓,繼續說道:“當年我們也是聽說有這些診籍和醫經,只是得到藏經圖,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后來你們大師兄陸機解開了藏經圖的秘密,才找到這些診籍和醫經,但是他也沒說出來,就是怕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想據為己有不外傳;當年在密室就跟陸先生說,這些診籍和醫經肯定要傳下去的,就是要找到合適的人才傳下去,后來他看到你們兩位都是有志于醫術的傳承,并且也喜歡學醫,于是便介紹你們兩個過來醫館學醫;你們也不負所望,終于學有所成,你們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幫忙把密室的診籍醫經都整理好,知不知道為何要叫你們抄寫一份診籍嗎?”
看到兩個徒弟靜靜地看著自己,公孫彧繼續說下去:“其實叫你們抄寫一份便是要你們帶回去老家,你們再好好地將這些醫術傳承下去!”
此時,華伏芝和張央面面相覷,都很愕然,半晌華伏芝才說道:“這怎么能行啊,師父,這些都是師父師娘家傳寶貝,我們哪能拿走。”
張央也說道:“使不得啊,師父師娘,這些東西太貴重了。”
這時,易素素嚴肅地說道:“診籍送給你們是要你們能夠傳承下去,記住,只要你們能夠將醫術可以得以傳承,你們便是有資格得到這診籍。”
“師父師娘,我們也不能這個時候離開你們,我們是怕那些歹人又來陷害你們,還有那部醫經,也是還沒整理好,我想幫忙整理,免得師父師娘受累。”
聽到徒弟說起他們的擔憂,公孫彧笑笑道:“沒事的,那些歹人不會再來打主意了,我和你師娘還是應付得了的,至于那部醫經想整理成一部《黃帝內經》,你們已經整理地七七八八了,到時我再略為修正一下便可以,其實這些醫經和診籍,還有密室中那部《太史公記》,我們遲早會把它們獻出來的,只是機會還沒到,記住,你們往后不要泄露醫館里面有密室,密室里面有這些東西便是。”
“知道了師父,我們會謹記在心的。”
“師父師娘你們的教誨,我們會銘記的。”
說著說著,華伏芝和張央的眼眶都紅了,而易素素也是眼睛濕潤了起來,忙說道:“這幾晚加緊把你們抄寫的那些診籍整理好拿出來,準備一下回程的事情吧。”
華伏芝和張央這幾晚早早便下去密室整理他們抄寫的診籍,再將這些診籍帶上來。公孫彧看了一下,華伏芝的診籍還是偏重于醫經類外治方面的診籍,而張央的診籍卻是偏于經方類內治的診籍,心想,這兩人各有所好,但是結合在一起便是醫經派和經方派組成的漢醫,也就是后人所稱的中醫。
易素素想得更周到,讓他們把那些診籍的簡牘跟藥材裝在一起,對外人就說是藥材。公孫彧在西市找了兩位相熟的駕馬車師傅,雇傭他們送華伏芝和張央回各自老家。
東西都準備好了,這天一早,華伏芝和張央便淚別公孫彧和易素素,由雍門出發回老家去。
交代一下:
華伏芝的老家在譙縣,回到老家后,便在那里懸壺濟世,為家鄉父老治病,并將醫術傳承下去,幾百年后的東漢末年,他的后代就出現一位絕世神醫,人稱外科圣手華佗。
而張央的老家在南陽,他也是在南陽那里行醫,并將他在公孫彧和易素素所學到的醫術傳承下去,也同是在幾百年后的東漢末年,他的后代也出現了一代神醫,人稱醫圣張仲景。
幾千年的中醫得以傳承和發展,華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