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王目光沉沉看向反對打仗的臣子們,“你的意思是讓孤同那燕賊簽求和約定,向那邵光亭俯首稱臣?也不怕天下人笑話!你何不干脆勸孤拱手將我大姜這富饒河山拱手讓人!”
那臣子惶恐跪地叩首。
他一直覺得頤王柔弱懶散,肯定不樂意打仗的,怎么也沒想到,他竟這次這么有血主和的臣子也不敢再開口。
主戰的臣子忙出列,或自薦,或舉薦自己人。
寧拓身側的手攥了攥,出列道:“父王,兒臣愿前往淮州,平定戰爭!”
聽到消息趕來的趙平,也大步跨進大殿,俯首道:“臣也愿前往淮州,平定戰爭!”
眾臣都側首看二人。
兩人都在戰場呆過,尤其是三王子,在戰場呆了五年,身上也有幾樁戰功。那趙清安,也在戰地呆了近兩年,極是驍勇善戰,就是打法太激進。
已經到了這等關頭,頤王又明顯是要戰的,眾臣子便順應著道:“三殿下與趙將軍具是善戰之人,三殿下帶兵沉穩,又有軍功在身,或可掛帥,趙將軍也是英勇善戰,不妨封為先鋒將軍……”
有臣子蹙眉,“徐大人,三殿下太年輕了,怕是不能勝任吧?”
那臣子頓了下,看了眼太子,又看向頤王,拱手道:“臣只是略述愚見,還望王上見諒?!?
頤王擺擺手,表示無妨。
兩人都太年輕,肯定做不了將帥,頤王又看向底下臣子,目光卻是時不時掠過趙太傅及周明廣二人。
這二人都是老將,身上軍功卓著。東離之亂前,一直待在邊地,東離之亂勤王救駕,后來便高官厚祿久居王城。
太子順著頤王目光看過去,思索片刻,出列舉薦趙太傅。
聽到舉薦,趙太傅一頓,看了太子一眼,很快繼續攏著手面無表情地站在殿前。
太子一黨見狀紛紛跟隨附議。
趙太傅也算老臣,當初在東離之亂中,也出力最多,能力有目共睹。而且是至今唯一沒有站隊的臣子,只忠于王上??墒撬拇巫于w清安日日與安和王姬廝混,暫且被算作了太子一黨。
殷氏眾人推周明廣。
周明廣當初在東離之亂勤王救駕的時候,功勛雖不如趙太傅卓著,但最關鍵的一戰有他參與,能力也算尚可。
戰后,趙太傅封了候,周明廣封了伯。
一段時間內,趙氏聲名在朝中如日中天。
殷氏也因那一戰立了功,自然看不慣趙家大出風采,開始拉幫結派,打壓趙太傅一脈。
其中包括周明廣。
趙太傅向來低調,也不和他斗。很快趙氏風頭便被殷氏蓋過。但若有重要事情,趙氏出頭,仍可與殷氏分庭抗禮。
周明廣看了面無表情的趙太傅一眼,心底冷哼一聲,出列抱拳道:“稟王上,老臣愿前往淮州平定戰爭!”
頤王:“……”
頤王琢磨片刻,看向趙太傅:“愛卿意下如何?”
趙太傅似乎在思考,許久后才出列抱拳道:“秀娘近日染了傷寒,恐怕不能同行?!?
頤王微愣了下,很快明白過來,當年勤王救駕時,趙夫人也常出入軍中,不止一次聽人說,他也不止一次聽說,趙夫人是趙太傅的軍師。
不過自回了王城,那位夫人似乎就一直在家里養身子,就連夫人之間的宴會也很少去。
在場少數臣子都經歷過東離之亂,大略知道趙夫人的份量。但更多都是新選拔上來的官員,并不怎么清楚當年的事,所以聽到趙太傅這句話,大多都露出了愕然的表情,就連趙平也是。
趙平從小就不在趙家,小時候的記憶已經淡忘,但從他回來看,母親雖然長的很美,但身體卻不怎么好,屋子里總是有淡淡藥味,看人時,總會溫柔地笑。
可是眼下,父親突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