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兩棟茅廬近在咫尺,岳雯甚至連茅廬上的每一根茅草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可是試了好幾次,卻是連走近柵欄門都做不到。岳雯知道,這是因為這里還有陣法禁制沒有解除的緣故。
有師祖在這里,岳雯可以一點兒不擔心有危險,所以很用心地開始從各個角度,來琢磨這里的陣法禁制。最主要的是,這里的陣法禁制的各個節點,都設計的十分巧妙,別說用肉眼觀察,就算是用上岳雯剛剛修煉出來的微薄的靈識,也很難發現,唯一可以采取的路子,就是從各個角度來觀察。
眼前的景象,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最后看到的總是茅廬的正面,沒有半點不同,可是岳雯可是選擇了山坳的兩個最邊緣的位置觀察的,而這兩個位置,彼此相距至少也有近千丈遠近,所以,這就只有一個解釋,要想接近茅廬的柵欄柴門,應當是有一個特殊的角度,和不斷變化方向的通道的,什么時候,看到的景象不同了,就說明找到了茅廬外圍陣法禁制的真正脈絡。
時間雖然過去的很快,轉瞬就是三天,岳雯一直都沒有休息,利用不同時間陽光、夜晚的光線變化,終于發現了山坳中陣法禁制的一點奧妙:其實,陣法從一越過那道分界的河流就開始了,所有在山坳中的動作,實際都是在浪費時間,沒有半點作用。
岳雯能夠發現這一點,一個是不管白天黑夜,景象都一成不變,甚至就連小院的光暗都沒有變化,這就讓岳雯懷疑,眼前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實了。
岳雯畢竟是剛剛入道的小修士,精神可是與林曉這種大佬,沒有可比性,所以,每當感到疲憊的時候,就來到溪水邊,用冰涼的溪水清醒一下。然后就在無意中,發現了溪水中似乎有一道彎曲的黑影,這可是白天在溪水中看不到的。走到黑影旁邊,更發現黑影所在的位置,溪水的溫度似乎與剛才那種冰冷清涼的感覺有所不同,盡管差異不大,但是岳雯還是很敏感的發現,這里的溪水溫度稍稍高了一些,而越過黑影所在地方位置,來到下游,溪水的溫度又恢復了此前的情形。這才讓岳雯意識到,這道黑影有古怪。
沿著黑影望去,這道黑影正好連接了溪流兩岸,并且十分規整,不過伸手下去,卻又一無所見。岳雯也是一個很堅韌的小子,既然有所發現,有所懷疑,那就要將懷疑勘破!在山坳這面的河岸上,既然一無所獲,那么就到河岸的另一方去尋找端倪。果然,功夫不負苦心人,岳雯在河對岸,發現了答案:黑影實際上是一道竹橋!
只是被仙法禁制所隱藏,用肉眼甚至岳雯的靈識都無法發現,要不是無意中因為夜里月光留下的黑影,岳雯還真是發現不了,甚至,只有到了對岸,才能真的踩在竹橋之上,有了真實的腳踏實地的感覺,只是同樣,即便岳雯腳踩竹橋,肉眼所見,竟然是如同走在空中一樣,一切的景物都沒有任何變化。直到,岳雯從竹橋上走到溪流對岸為止。
走下竹橋的那一刻,山坳里的一切都變得不同。月光下,原來的香草蘭花消失了大半,此前所見的山坳也廣闊了許多,竹橋岸邊,出現了一條蜿蜿蜒蜒的石頭小路,稀稀疏疏的巴掌高的野草頑強地從石頭之間,冒出了身子。
這一回,順著石頭小路前行,岳雯再也沒有遇到此前看到的不變的景象,雖然說不上是一步一景,但是卻出現了翠綠的竹林,時值寒冬,這里竟然溫暖如春,不是還有碗口粗的竹筍從竹林的地面上鉆了出來,偶爾時候,還有一兩只憨頭憨腦、圓滾滾的小家伙探頭探腦。
繞過竹林,前方又是一條溪水,溪水上同樣架著一道竹橋,寬約一丈,可容兩人并行還有富裕,溪水不寬,也并不深,即便一個凡間成年男子,也能輕松蹚水而過,甚至要是換了一個頑童,奔跑起來,說不定都能一躍而過呢,架上的竹橋,說是用來過河的,還不如說是一個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