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到不是別的,而是前些天跟隨李青的騎兵里就有一個是他的兒子,回來后將自己親眼所見告訴了管家,管家后來也親眼看到了李青手里的那一柄長槊,對于林曉的武藝也有自己的判斷,所以面對一個真真實實的絕世武將,管家有些失態了。
根本就沒有顧上李虎接待賓客的四個兒子,管家直接帶著林曉走了側門——不是管家敢于慢待林曉,而是林曉自己吩咐的。
李虎此時正在后堂陪著跟自己品階相似的其他家族代表——無一不是公侯以上的爵位,其他地位不夠的,只能在其他庭院甚至只有某間偏廳休息等待。
管家先將林曉請到了一間清凈但足夠雅致的房間休息,然后向林曉告罪之后,才匆匆趕往后堂,通知李虎。
說李虎不關心自家愛女的師父是誰,那肯定不會,就像一個普通的愛女成狂的父親一樣,總想著給愛女包辦一切,就連師父也是一樣。雖然在自家家兵家將嘴里知道了一些林曉的情況,但是一樣想要親眼見到,才會真正下決心——如果林曉表現的不能得到李虎的滿意,李家隨時可以讓一個所謂的猛將人間消失,讓人消失的手段可不僅僅是武力一項!
李虎快步來到林曉休息的雅室,看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種高大健壯、渾身健子肉的壯漢,而是一臉書卷氣的白臉書生,高大是高大了,但是看不到有多么健壯。
林曉并不在意李虎眼中的狐疑,也不在意李虎刻意散發出來的高等貴族的威嚴氣勢,很自然地和李虎打招呼,談天說地。倒是李虎有點不自然了——摸不透林曉的根底,只是覺得林曉似乎無所不知,無論是武藝還是統帥,甚至是好馬對騎兵的作用,各種武器裝備,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很多東西都是令李虎都眼前一亮。
聊了半個時辰,李虎最終還是忍耐不住,希望從林曉身上找到一個證實林曉武力的突破口,這時,李虎看到了林曉腰上掛著的寶劍。
林曉在左側腰間佩戴了一柄寶劍,是大漢帝國時代儒生的佩劍形式。劍這種武器,在三皇五帝的時代,其實是不分什么儒生和武士佩劍的不同形式的,只是到了大周王朝的晚年,諸子百家崛起,寶劍開始在很多時候代表了貴族的禮儀,那么用在戰場上的寶劍就不是那么太合適出現在社交的場合了,于是劍這種兵器就出現了新的形式。
文士劍,或者說儒生劍就此開始出現。
這種變化后來也對修道界有所影響,上古時代,劍的形式大多是粗重厚,黃帝煉魔至寶、廣成子打造的九宮神劍,就是這種形式。而大周王朝結束,先秦帝國興起,文士劍的形式開始占據了貴族佩劍的主流,其形式也開始主要以輕薄和精美為主。
本來李虎以為林曉的佩劍屬于文士劍,更多的應該是精美而且能代表一些家族特點的東西,所以提出希望觀賞一下。林曉欣然同意了,并且將寶劍從腰間摘下,放到了自己面前的矮幾上,示意一旁的侍從給李虎拿過去。
李虎也是大隋帝國的一名頂級武將,擁有不俗的武力,身邊的侍從也不簡單,個個都是軍中高手,放到軍隊中,至少都是騎軍百夫長以上的小將領,都有自己的驕傲。
看著林曉很隨意地放在矮幾上的佩劍,這名侍從也沒有在意,很隨意地伸手就要將寶劍拿起來,可惜,想象終歸是想象,不代表林曉的寶劍內涵就不夠強大——這名年齡大約二十來歲的青年脫手了!寶劍重重地再次落在矮幾上,發出了沉悶的響聲。
李虎這是才大吃一驚,從自己的矮幾后起身轉了出來,揮手要滿臉羞慚的青年侍從退后,自己用足了力氣,這才將林曉的寶劍拿了起來,并舉在眼前,仔細觀看。
這柄寶劍掛在林曉腰間的時候,并不起眼,通體黃褐色,黃褐色的劍鞘、劍格、劍柄,唯有劍柄尾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