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達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講經說法的神光,歷盡千辛萬苦,想方設法,終于渡過長江,追趕達摩到達少林。
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達摩為師,向達摩求教。
達摩在南京雨花臺和神光會見時,神光傲氣十足,極不謙虛。
現在神光提出向達摩求教,達摩不知他有無誠心,便婉言拒絕。
神光并不灰心喪氣,仍步步緊跟達摩。達摩在洞里面壁坐禪,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離。
神光跟隨達摩九年之久,對禪師的一舉一動,真是心悅誠服。
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魯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神光在跟隨師父從山洞回到寺院。
時值寒冬,達摩在后院達摩亭坐禪,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夜晚入定以后,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壓了下來,不一會兒,積雪逾尺。
這時,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層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雙手合十,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窩里。
第二天一早,達摩開定了,他走到門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著。
達摩祖師說:“下這么大的雪,你跪在這里做什么?”
神光法師說:‘我要了生死,以前我講經不能了生死,現請祖師傳授我了生死。”
達摩說“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
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里圣僧指點他禪悟的訣奧,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聽“咔嚓”一聲,一只胳膊落在地上,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
誰知這虔誠的刀聲穿云撥霧,飛報西天,晾動佛祖如來,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
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鮮血映得彤紅,粉揚而來。
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彎腰拿起鮮血淋離的左臂,圍繞達摩亭轉了一圈,仍侍立于紅雪之中,亭周圍的積雪也被染成紅的。
此情此景,達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為了向他求教,長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斷臂,原來的驕傲自滿情緒已經克服,信仰禪宗態度虔誠。達摩逐傳衣缽、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
慧可斷臂以后,表現出高度的剛毅,他忍受著劇烈的傷痛,雙膝跪在雪窩里,用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頂禮拜謝而退。
從此,慧可就接替了達摩,成為禪宗的第二代,稱為“二祖”,成為了少林寺新的方丈。
朱剛烈一伸大拇指,道“慧可方丈,我老朱很少佩服人,你算一個,你為了學習新佛法,竟然斬斷自己手臂。”
慧可道“心
中有佛,身體只不過是一副臭皮囊。”
安小余道“慧可方丈,達摩大師現在還在少林寺嗎?”
慧可道“達摩祖師來到少林寺后,在石洞中面壁九年,終于修成正果,現在已經離開少林寺了,有的說他回到了天竺,有的說他飛升了,這么多年,我再也沒有師父的音信了。”
金嬋道“師兄,我想參觀參觀達摩大師面壁的地方。”
慧可道“好,師妹,諸位施主,隨我來。”
眾人向五魯峰走去,在五魯峰中峰的上部,離峰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天然石洞,這個石洞高寬不過三米,長度約為兩丈。
方方的洞門,正好向陽敞開,冬暖夏涼,空氣清爽。
洞前有一塊緊湊的小草坪,周圍濃蔭蔽日,不見天空。
真是“此地無盛夏,空山聽鳥鳴。”
達摩來到少林寺后,就把這個天然石洞做為他修性坐禪的地方。
在石洞門口,修了一座雙柱單孔的石碑坊。
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