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告訴山中的人們說“有大善知識將要來到天臺。我們應該種豆做醬,砍葦編席,來迎接他。”
智顗到天臺山后,和定光相見,互相行完禮。定光說“大善知識還記得我兩年以前在山上以手相招嗎?”
智顗感到非常驚異,知道了與他在夢相會的原來是定光。
此刻,眾人聽到山谷中有鐘聲響起,定光說“鐘聲是表示你們與這座山有緣,可以在此居住。等到國家太平,四方統(tǒng)一時,一定會有貴人為禪師建立寺廟的,到那時就會堂屋滿山了。
眾人當時并沒有相信他的話。
一天晚上 , 智顗獨自到山頂上去坐禪。
正入禪定時,忽然狂風驟起,吹折樹木,震雷翻滾。又有一群魔鬼圍上來,紛紛向他噴火。
智顗定心守靜,不一會兒,這種景象就消失了。
接著,智顗又感到身心煩痛,好象在被火焚燒。
又見他死去的父母,枕在他的膝上,訴說哀苦。
智頓下死心守定,即刻進入朗月如水,清靜平和的妙境中。
這時,從西方天空中有神人降下,對他的修行大為稱道。
智顗住天臺山后,四方道俗蜂涌而至。
智顗于是大開講席,一邊講經,一邊傳授眾人禪定之法。
天臺山所處的安樂縣縣令袁子雄,崇信佛法。
一次,他正在和眾人一起聽智顗講經,一會兒,他就看到有三道階梯,從天而降,幾十個天竺僧人,威嚴無比,每僧手中拿著香爐,繞著法師,轉了三圈。
又相繼上前,禮拜法師。
袁子難當時發(fā)愿,為智顗改造講堂。
隨即從府庫中撥款,組織民工上山,把智顗的講經堂改造一新。
此時,智顗的聲名大振。陳后主幾次三番派遣使者,到山中去請智顗到金陵弘法,但都被智顗謝絕了。
最后,陳后主又讓與智顗過去來往密切的永陽王陳伯智去勸說,智顗這才同意前往。
智顗入京后,被安排在靈耀寺。接著,陳后主請智顗到太極殿,讓他坐上用白羊駕著的華車,一童子在前引路,眾官員在殿外迎接,把智顏迎入東堂。
陳后主以國師的禮節(jié)來對待智顗,請智顗升座,為他和眾大臣開講《大智度論》。當時,管理全國僧人事務的僧正、慧暅、僧都、慧曠等京中大德都在講席。
他們不斷地向智顗提問,智顗應答自如。
智顗講完,陳后主從坐座上立起來,躬身施禮,群臣也紛紛向智顗表示祝賀。
一時間,智顗榮耀無比。
不久,隋文帝帶兵攻入金陵,陳國滅亡,智顗逃出金陵,到了廬山,想在那里靜心修煉。
隋文帝崇信佛法,滅陳后,他傳旨各地,召集大德到長安弘法。
文帝也向智顗發(fā)出了邀請。智顗并沒有前去。
當時,隋煬帝楊廣受封晉王,任揚州總管。
他多次致書智顗,讓他到揚州去弘法,智顗還是推辭。
楊廣再請時,智顗為他推薦了幾個大德高僧,自己仍然不去。楊廣又致信智顗“弟子承先輩積有善德,所以能生在皇家。我不甘于在世俗的崎嶇小路上行走,而想在大乘佛法的海洋中遨游。我堅信佛法,很想能夠得到您英明的教導。禪師佛法淵博,持戒嚴謹,禪定高起,因而遠近聞名,為眾弟子所贊賞,弟子因此讓人去請您,想在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總管金城殿設立千僧會,以便于開度眾人,使他們信奉佛法。我在此盼望著禪師的到來。”
接到這封信后,智顗向楊廣定約四條。
一、勿對佛法有過高的期望;
二、所有俗人的禮法規(guī)矩,智顗可以有所不守;
三、來去自由;
四、想回山就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