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一個黃門侍郎從陰影處走出來,應諾一聲后迅速退出了宮殿。
得知劉徹要召見自己,張遠有些突兀,這么長時間來劉徹跟張遠之間的君臣關系有些畸形。
一般沒有大事必須要張遠參與的時候,劉徹總是下意識的將張遠遺忘掉。
接到召見的命令后,還沒有一個時辰,張遠就已經到了建章宮。
劉徹隔了這么長時間,還在玉堂殿內一邊處理政務一邊等著張遠。
“陛下,太學令已經到殿外了。”
“宣他進來。”
“宣太學令張遠覲見。”
張遠聽到呼喊,趕緊脫了鞋子,快速進入到殿內。
“臣張遠拜見陛下。”
劉徹見張遠進來了,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看向張遠。
“好了,太學令不必這么拘謹,今日朕召你前來,是有個事情想要問你。”
“陛下請問,臣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夜郎侯多同前些時日在犍為郡發起了一場叛亂,朕讓司馬相如跟唐蒙去鎮壓了。
現在夜郎侯多同已經屈服,但是這些蠻夷之人向來喜歡反反復復,長安城內又只有你張遠對夜郎甚是熟悉。
朕想問問你,究竟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一舉解決夜郎部族的問題。”
張遠早就想知道現在夜郎究竟是個什么情況,沒想到劉徹自己找上門來,把事情告訴給了張遠。
既然有人去鎮壓,而且劉徹還是稱呼多同為夜郎侯,那就說明事情不是很大,宗行的安全應該也能得到保障。
想到這里,張遠心中放松了許多,不過卻忘了回答劉徹的問題。
“太學令心里面是有什么憂慮么,為何不答話?”
張遠這才反應過來,劉徹還在自己的面前。
“請陛下恕罪,臣還是前幾年去的夜郎,陛下突然問臣,臣這才多想了一些關于夜郎的事情。”
“那你想出來什么好的辦法沒有?”
“臣有一個辦法,就是說出來怕陛下怪罪。”
張遠想了想,確實想到了一個好的辦法,但是對劉徹來說可能難以接受。
“你盡管說便是,今日在玉堂殿無論你說了些什么,只要不外傳,朕都不會怪罪你。”
“陛下寬宏大量,臣剛剛突然想到了董仲舒曾給陛下說過的天人感應之論。
臣心想,陛下既然是上天的代言人,真龍之子,大漢的庇佑者,那自然也可以是天下其他部族的神。”
劉徹對這種言論一向很感興趣,他盯著張遠的眼睛亮了一亮,然后對張遠說道。
“繼續說下去。”
“解決夜郎一族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夜郎人之所以敢發起叛亂,那是因為在心底不認同陛下。
陛下現在只是我們漢人的皇帝天子,但在夜郎人眼里,陛下不是他們的神。
夜郎一族信仰巫術,信奉山王、鬼神,如若有大事發生必定詢問鬼師。
夜郎侯多同在夜郎一族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還不如夜郎族內的鬼師,更別說那些神靈了。
只要我們派人前往犍為郡,在夜郎一族中傳播陛下乃山王、黑神轉世的言論,長此以往,陛下肯定會成為夜郎一族的真神。
當然這種小族信奉的神肯定不如陛下,一旦這樣做了會拉低陛下的身份。”
張遠這個辦法其實是想到了后面的清朝皇帝,那些滿族皇帝不僅當了滿族人的神還當了蒙族跟藏族的神。
就拿康熙帝來說,這位清圣祖蒙族人喊他恩赫阿木古朗汗,藏族人則都把中原的皇帝當成是文殊菩薩在凡間的化身。
這些都非常有利于執政者的統治,也能夠維護少數民族的穩定。
劉徹聽完張遠的話就閉上了眼睛,張遠知道他在思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