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上黨郡的考生自然也都知道了,其中有幾個跟朱旦的關系還不錯,大家都是一起來的杜縣。
“朱旦真的就這么死了?”
“肯定是真的,大家現在都在這么說。”
“這件事情估計八九不離十,你們想想,要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太學丞可能跑這里來特意問朱旦的資料嗎?”
“是這個道理,哎世道無常,怎么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有人感傷有人失落,有的人一開始就有些看不慣朱旦,聽到這個消息竟然有些竊喜。
“還有一件事情你們估計就不知道了,朱旦撞城墻之前還喊了句不公平,其中難不成有什么幺蛾子?”
八卦的人向來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僅僅不到一個時辰,從朱旦撞墻流血過多身亡開始,一個時辰故事就有了幾十個版本,甚至越傳越邪乎。
“聽說是太學的官員為了把自家的子弟塞進太學頂替了朱旦的名額。
我聽那些落榜學子們說,有一大半落榜之人,都是因為那些官員們為了把人塞進太學,讓原本有名額的人落榜。”
故作聰明的人腦海中突然就蹦出了一個想法。
“我說呢,怎么我們來之前太學的每次考核都公布成績,而這次什么都沒有公布,原來這是在渾水摸魚啊。”
“之前太學丞會不會就是來了解朱旦的背景?要是背景差了就直接當做沒有事情發生,要是有背景就趕緊想辦法處理?”
說實話,考生們的年齡閱歷雖然都比較低,但還是有幾個明智而且頭腦清醒地人。
這種人一聽這兩句話就發現有些不太對了。
“你們一會兒說朱旦的名額被有背景的頂替了,一會兒又說太學丞是來問朱旦的背景。
那要是太學丞不知道朱旦的背景,他怎么會被有背景的人頂替掉呢?
我看就是朱旦落榜了,心里面承受不住這才自盡身亡。”
朱旦之死最大的原因不是他自己也不是太學,而是那些嘲諷他的考生,但是那些考生又怎么會覺得這件事情跟他們有關系?
他們將這件事情傳出來的時候,只會把原因都往朱旦那邊描述,要不然就是往太學這邊抹黑。
朱旦要是活的好好的,大家當然都說朱旦的不是,現在人死了,人死為大,那又不能說是自己的原因,自然就說是太學的入學考核有黑幕。
不要以為這個年代的人都會往死人身上潑臟水,皇帝都還信鬼神呢,這些考生難道心里面不害怕?
“就你知道的多,萬一這件事情是下面的官員弄的呢,就算太學丞不知情又怎么樣,太學還有這么多官吏。
難不成每一個人都是無辜的不成?”
之前說朱旦可能是被別人頂替名額的那個考生聽到這話自然要懟回去。
不過明智的人就不吭聲了,還是那句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別人死了又不是他家里面的人死了,何必因為這件事情跟大多數人都鬧得不愉快。
這么多謠言都在散播著,雖然考生們在看見太學官吏的時候,都會壓低聲音亦或者直接不說話了,但是上千人的議論怎么會掩蓋的下去。
第一個知道的人不是在太學令府邸待著的張遠,而是建章宮中的劉徹。
太學放榜近四千考生入學這樣的事情自然是大事,劉徹又怎么會不關注,張遠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考試成績名單早在成績出來的第一時間就被送到了建章宮中。
劉徹對名列前位的幾個考生還詢問了一下。
之前對太學不管不問那是因為太學學子人數太少,幾百人里面的第一名算不得什么,頂多就是個軍侯屯長一級,可是四千多人里面的第一名那可就是一個將軍了。
是的,劉徹就是直接這么進行對比的,十分硬核。
所以朱旦出事之后,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