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人那里獲取黃金,從羌人那里獲取牛羊。
其實絲綢絹帛還有西域人的香料都是強勢的對外掠奪財富,所以大漢對于絲綢絹帛的控制沒有那么強。
掠奪他國亦或是別的民族財富時,就往外賣一些奢侈品就好了。
牛羊跟黃金是大家都需要的,這是剛需品,而香料還有絲綢絹帛則不是。
長時間的這種交易,只會讓匈奴人還有羌人越來越弱。
這估計是最早的消費主義了。
在平定城待了三天,褚達才從平定城出發,轉而一路向西而行。
其實他第一天就已經找到了向導,不過為了讓其余的匈奴人把消息散播出去,褚達只得在平定城多待上幾天。
三天剛剛好夠讓那些匈奴人的耳目把消息傳給距離這里最近的樓煩王跟白羊王。
使臣隊伍一路向西而行,在路上還能遇到兩座城池,不過這兩座城池已經荒廢,并沒有人居住。
偶爾會有羌人部族游牧到這里,倚靠著殘破的城池渡過一個個凄涼的夜晚。
自打出了平定城之后,隊伍里面就彌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
眺望便可以看的見沙漠,還有看不到邊際的荒涼,都在告訴著所有人腳下這片土地不再是漢人可以習慣生存的地方。
“大行令,我們必須要在七日以內進入到河西走廊,不然我們會很危險。”
褚達找來的匈奴向導也很擔心,就把心里面想說的話給講了出來。
其實站在匈奴人的角度來說,他們的品質其實也很不錯,這也是大漢屢屢出使西域諸國,卻都是用的匈奴向導的原因所在。
這些人很負責,因為要跟漢人做交易,所以他們早就拋卻了仇恨。
想想張騫在匈奴待了多年,身上早就沒有了財物,他的匈奴向導卻還能夠幫助他脫身。
這份品質其實是值得贊揚的,可民族之間的仇恨是不會因為個人的品質就能夠向好的哪一方面扭轉。
“阿土古,我們會加快速度的。
可是大家也都是第一次來到大漠,身體上肯定會有些不適應。
前幾天我們先慢些趕路,后面幾天我們再加快速度吧。”
這名叫阿土古的匈奴向導聽到褚達這話,心底暗罵了一句傻子后就退到了一旁。
在大漠上不聽向導的話都會死的很慘。
使臣隊伍現在走的路是最好走的,現在不加快速度,等到過幾天進入到了沙漠再加速?
阿土古始終想不明白,大漢為什么派了這么一個傻子來領導這么大規模的一支使臣隊伍。
聽說這個人還是大漢官位最高的那些人中的一個。
任由阿土古心中怎么對褚達有意見,使臣隊伍里的所有人還是要聽褚達的。
所以他們以非常慢的速度開始慢慢向前移動。
就這么過了四五天,隊伍里的人都輕松了許多。
期間他們遇上了不止一支羌人部族,可那些羌人在看到他們后,立馬就選擇了躲避。
一百多名裝備精良的甲兵,再加上使臣隊伍里人人都帶著武器,在這里已經算得上是一支武力比較強大的隊伍。
這也是阿土古選擇褚達他們的原因,只要不遇上大股匈奴騎兵,這么一支隊伍完可以穿過河西走廊抵達西域。
可現實卻給帶著僥幸心理的阿土古上了一課。
“不好,是白羊王的王旗!”
阿土古領著使臣隊伍在剛剛尋找到一處水源時,發現了湖對岸黑壓壓的一片匈奴大軍。
“你說是白羊王?”
褚達這個時候沒有害怕反倒還有著一絲興奮的情緒包含在話音里。
“對,是偉大的白羊王,大行令你們有馬匹的快上馬往平定城那邊逃跑吧。
白羊王搶到財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