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昆明池訓練水軍的事情不知道募集了多少民夫挖出了昆明湖。
厚著臉皮說這是自己的孝心跟為了修建水利工程,不算是違背宏愿。
古往今來的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能做到乾隆這個樣子還真的是少數。
顛倒黑白的本事能算得上是一絕,但其實不就是為了自己享樂。
人家劉徹為了打獵游玩弄個上林苑,絲毫不帶掩飾的。
老子是天子,天子打獵圈個地又怎么了。
而且上林苑修建的一部分原因其實在竇太后,劉徹自打竇太后去世之后已經很少去打獵游玩。
享受掌控權力的他,事事躬親,不論大小事都要自己拿主意。
丞相府在這個時候已經完被架空了。
平棘侯薛澤能在劉徹跟大漢都處于高速上升的時期平安做七年的丞相,歷史上給了他九個字的評價。
無所為,亦無所惡,幸也。
反正就不管壞事好事都不干,安心在丞相府養老,最后能保性命真是幸運。
其實這也是薛澤的大智慧,薛澤背后牽扯的一大群人,不光是他平棘侯府的人,還有廣平侯一脈。
薛澤辭任丞相的時候,劉徹還損了他幾句說什么老家伙啥用都沒有。
劉徹執政的這幾十年,若是要劃分每一個階段的話,完可以從每一個丞相開始劃分。
十二個丞相,就是十二個階段。
竇嬰當丞相那一年,是年輕的劉徹剛剛上位想要干一番大事業的時候。
許昌當丞相的四年,是劉徹被竇太后一拳打下深淵茍著的四年。k
田蚡當丞相的四年,是竇太后好不容易死了,劉徹需要王太后支持穩固自己實力的時候。
薛澤當丞相的七年,是劉徹穩固了實力,正好年輕力壯,整個人精力最為充沛的七年,這個時候任何人擋在他面前都是礙事的,所以御史大夫張歐跟丞相薛澤都選了不會擋他路的老頭子。
公孫弘當丞相的三年,是劉徹需要儒家為他確定統治思想的時候,他要給天下的新儒生希望,新儒生也可以拜相封侯。
李蔡當丞相的三年算是意外,因為公孫弘死在了任上,恰好大漢攻擊匈奴正處于屢戰屢勝的時候,李蔡軍旅出聲之人為相不僅安慰了隴西李氏更是給了大漢軍士極大的鼓舞,李蔡是李廣的堂弟亦是隴西李氏之人,也算是劉徹給隴西李氏的一個交代。
莊青翟當丞相的三年時候,其實這時候大漢官吏當中除衛青以外,聲勢最盛者乃是張湯,天下無人不懼張湯。
二者互相構陷而死,更是創出了以死殺人的特殊案例。
當一個人拿自己的性命去構陷另外一個人的時候,這威力甚至大過律法的說服力。
這三年是大漢酷吏橫行的三年,其實不止是這三年,劉徹從青年走向中年之后,一直到步入老年,大漢其實都籠罩在陰霾之下。
只不過張湯殺出了千古兇名罷了。
趙周當丞相的三年,就是抗壓的三年,劉徹在這三年里大肆剝奪列侯的爵位,趙周自然也是因為自殺然后離任。
大漢丞相這么多自殺的,其實都是因為他們身后站著太多的人,自殺算是熄滅了劉徹心里面的怒火,而不至于活著的時候被定下各種罪責最終牽扯到家里面的人。
而后石慶當了九年的皇帝,位上也是啥都不作為,看起來劉徹就是喜歡這種丞相。
也是在石慶當丞相的時候,劉徹開始走向晚年。
石慶這個丞相并不處理事情,這時候的丞相就真的是忠厚、謹慎的擺設。
而后大漢總是迎來了一個稱得上是資歷夠功勞足生命威望都適合當丞相的人。
公孫賀。
公孫賀在官場上打磨的時間要比他的前幾任要長的多。這個時候是劉徹疑心最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