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不上春天的牧草嫩。
“好,我支持大單于的做法?!?
烏桓大單于見渾邪王答應了,他也點了下頭。
“就這樣吧,希望能夠一舉拿下漁陽城。
我們已經被牽制在這里很長時間了。”
渾邪王心里面仍然沒有定下來主意,不然他就已經把心里面的那條可以輕松滅掉漁陽城二十萬漢軍的毒計獻給伊稚斜。
衛青在漁陽城被圍城之后并沒有坐以待斃。
張遠一直以渾邪王投靠匈奴的假設在進行戰事上的推演。
而衛青也一直在想著自己這二十萬大軍該如何才能夠戰勝匈奴的七十萬大軍。
衛青流傳兩千多年的將名不是虛的。
他早就開始實驗自己心里面的那些想法。
這天又把城門給打開便是一次實驗,只不過需要拿匈奴人的人命來實驗。
一向穩妥的衛青,第二次做出了冒險的舉動。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只是因為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從張遠身上學來的。
匈奴人對大漢有著兵力上的優勢,穩妥是不能夠獲勝的。
就拿現在這個兵力對比,衛青一直穩妥下去的結果就只有一個,匈奴人發現你衛青不敢出城,那他們也不攻城了,直接調轉方向,要么回草原,要不然就去攻打其他的城池,或者繼續向南騷擾大漢的百姓。
劉徹要的是勝利,不是匈奴人撤兵。
內政上沒有過錯就是有功,因為倉庫里的錢糧會慢慢變多。
可在軍事上沒有勝利那就是有罪,你不打勝仗然后還把全國上下倉庫里的錢糧都消耗沒了,這不是有罪這是什么。
衛青再結合到張遠幾次對敵,發現張遠其實每一次都在冒險。
但是每一次都勝了。
不能說每一次都是僥幸,而是因為只有冒險才能夠出其不意。
漢人是比匈奴人多,漢軍也比匈奴的騎兵多,但是匈奴都是騎兵,機動能力強,他不跟你步卒打啊。
你要跟他打,就得出動自己的騎兵,然后人數上的優勢就沒了。
這樣的結果就只有冒險才能夠取得勝利。
衛青想要消耗包圍漁陽城的這些匈奴人,也只能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