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遼沈給孩子取了名字,叫田村。意思是不讓孩子忘記來自農村,當然他們現在是不會告訴他的,有朝一日,時機成熟了,他們會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他的。這是田遼沈和楊佩佩要孩子前就商量好的。
田遼沈的老家就在東北農村。遼沈戰役打響那年,田遼沈剛滿十八歲,他是村里的民兵,民兵們組成了擔架隊,他們負責搶救的傷員是塔山陣地的。塔山陣地是遼沈戰役的外圍陣地,也是戰斗最殘酷、最激烈的陣地,部隊的任務就是阻擊敵人的援兵,當時錦州已被解放軍里三層外三層地圍住了,能否順利拿下錦州,就看塔山陣地能不能阻擊住敵人的援兵了。敵我雙方在塔山陣地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戰斗,傷亡可想而知。田遼沈他們由民兵組成的擔架隊一次次奔波著,傷員多得根本就抬不過來。
當田遼沈又一次穿過炮火硝煙,沖上陣地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一個班的陣地,一個活人都沒有了,戰士們的胳膊、腿呀的到處都是,還有那些散落的槍支和彈藥,沒有人還擊的陣地靜悄悄的。這時他看到了三五成群的敵人正從山下摸來,有的已經爬到半山坡了。他在心里大叫一聲不好,敵人上來了。
他知道敵人沖上來意味著什么,那就是我軍將失去塔山陣地,再想奪回來,傷亡要比守陣地會大上幾倍,甚至是十幾倍。這時已經不允許他多想了,身旁就是一挺機槍,當民兵時他學會了打槍,對槍并不陌生,他沒有猶豫,就上了陣地,朝那挺機槍奔去。陣地上到處都是血,已經不知換過多少機槍手了,他撲在血泊中,槍就響了。沉寂的陣地又響起了槍聲,往山上爬的那些敵人一排排地倒下去,后面的就往回跑。他已經顧不得許多了,機槍子彈射完后,他又拿起步槍,抓起手,沒頭沒腦地扔下去。那時,他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決不讓敵人攻上塔山。直到增援部隊趕到,帶隊的是姓郭的一位連長,看到一個民兵在苦守陣地時,感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郭連長抓住田遼沈的手說民兵同志,太謝謝你了。你的任務完成了,快撤下去吧。
田遼沈已經殺紅了眼,十頭牛都拉不回了,他沖郭連長大吼我不,我要戰斗。
當時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爭論了,陣地上下又打成了一鍋粥。
當塔山阻擊戰順利完成任務時,郭連長和田遼沈才滿面煙火地對視在一起。
郭連長當胸就給了田遼沈一拳,然后大聲地說你小子行呀,是塊當兵的料,你叫什么?
田遼沈也大聲地答我沒有大號,別人都叫我田狗剩。
郭連長搖搖頭這名字不行,太難聽了,咋叫個這呢?
田遼沈不答,只是笑。
郭連長又說想當兵嗎?
田遼沈抹一把臉道想,早就想干正規軍了。
郭連長拍一拍田遼沈的肩膀道那就跟我們走吧。
郭連長帶了一個連,撤下的時候卻不足二十人,田遼沈第一次對戰爭的殘酷有了認識。
不久,田遼沈就隨部隊入關了,接著就參加了平津戰役。然后部隊一路南下,田遼沈天生對打仗充滿了悟性,既勇敢又機敏,仿佛他就是為戰爭而生的。從遼沈戰役到淮海戰役,他連續立了幾次大功。淮海戰役打響后不久,他已經是連長了。當年的郭連長,也已經是副團長了。
淮海戰役進入到中段,望云山一戰中田遼沈負傷了,他被一顆掀起來有樹那么高,又重重地摔下來,人就失去了知覺。
田遼沈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在后方醫院里了,當時他的下半身被繃帶纏滿了。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小便,可他又動不了,憋得臉紅脖子粗的。最后是一個漂亮的護士奔過來,幫他解決了問題。
一個男人當著漂亮姑娘的面小便,好長時間過去了,田遼沈都覺得抬不起頭來,沒法做人。在以后的時間里,他知道那個護士叫楊佩佩,剛入伍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