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慶豐帝其實自已內心也很矛盾,因為他既想知道國師的下落,又不想知道國師的下落。
他也想讓國師回來,但又不想讓國師出現,矛盾的心里始終糾結著,甚至最近這些天,他頭發白了一半。
沒錯,新帝登基還不到半年的時間,頭發都白了,所以在官場和民間積累了極大的聲望,看看吧,新帝是多么勤政,多么為帝國、為中原百姓操勞。
但是,只有慶豐帝一個人知道,他是愁白的頭,怎么說呢,國師像一把利劍,是可以輕松殺死他的,而他是皇,是帝,是不允許有這種人的存在的。
但他也希望國師一直存在,因為他還是神仙,自已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國師可以幫助解決的。
所以,每日都在糾結,然后在糾結之下,關家關宇的那幾個堂兄堂弟什么的就升官加爵,關家一些寡婦也被封為誥命夫人之類的,松陽城那邊又給了大片土地等等等等。
甚至關家的一些老部下老同僚們,都得到了慶豐帝的安慰和提拔。
慶豐會做人,也會做皇帝,他沒在獨攬大權,只是分別找兵部的一些武將談了談心,然后這些武將們就對他效忠了。
該誰領導的軍隊,還是誰領導,只需要聽帝令就行了。
所以武將們倒對他比上一任小皇帝還要忠心。
至于文官集團,還在觀望之中,也有一些憤世嫉俗的文官辭去了官職,然后找了一個安靜之所在,再然后開始寫國師之罪狀,亂國之禍首等等等等,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也不應該有神仙的存在,因為他們文官拿這個神仙沒有任何辦法。
相比于武將,文官卑鄙又自私。
“陛下,國師沒有任何消息的。”幾個武將搖了搖頭,國師一夜間消失,連招呼都沒打,所以誰都不知道他在哪的。
自然,武將們也不是傻子,慶豐帝想的是什么,他們大致也能猜得到!
“要是國師在就好了。”慶豐帝嘆了一聲道。
……
胡虜的人口數量很少,所以能集結起六十萬大軍,已經是超編了,整個軍中不但有十幾歲的孩子,也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
成百上千個部落的男人都集結在此。可以說,這次胡虜是志在必得,必須入主中原江山。
沒錯,他們這次過來,不是搶點東西、搶點女人那么簡單,他們的目地是占領中原,奴役中原百姓。
他們的天可汗,雄心壯志,能讓諸多部落首領臣服,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本事。
天可汗年紀不大,不足三十歲,自稱是狼與人的結晶,從小被狼撫養長大。
而狼是什么?那是他們的圖騰,是他們的神,所以高智商的天可汗,經過包裝,自身又實力超強,十幾歲就成為小部落的首領。
再然后,他不停的吞噬著一個又一個部落,在幾年前,成為漠北最大的部落首領,自稱天可汗。
但是漠北也不只有他們一個大部落的,還有其他傳承大部落,所以不服他的人太多太多!
但是不知用了什么手段,這幾年來,他終于一統了漠北,這也是中原皇帝和武將們最不想見到的,因為他們一統,對中原的威脅就太大了。
可以說,中原無懼南越猴子,無懼海上的倭國海盜,也無懼幾艘洋槍火炮和雪山雪族,中原最怕的就是漠北,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戰力超強的。
六十萬的胡虜大軍,至少要派出一百萬兵力才能抵擋得住。
這是最大的心頭患。
不足三十歲的天可汗長的并不出奇,個子也不高,留著兩撇胡須,頭發是梳成一個又一個小辮子形狀的,他顴骨突起,整個人顯得又瘦又小。
但是沒有人敢小瞧他,甚至沒有人敢和他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