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怎么看怎么好,真的是贊楊聲一片。
李如玉給武館帶來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那是一點都不過。但是,李如玉并不滿足。
因為不久她又提出秦月辦武館的初心是想讓弱女子強大起來。弱女子要強大,光學武不行。四體發達,頭腦簡單怎么能強大。除了學武,還得學文化,不能當睜眼瞎。
秦月一聽,小姨的話還真有道理。心想,這武館的女子們,除了自己就蓮兒姐和嬌嬌識幾個字,別人還真大字不識。誰愿意當睜眼瞎呀?誰不愿意能識文斷字呀?姑娘們還真想學文化,也真愿意學文化。
誰來教,秦月能教,郝謙也能教,但最主要還是落到了李如玉的肩上。
這還不算,李如玉還給武館定下了很多的規矩,不光是學員,就是所有的教練,也都有了規矩。
用李如玉的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秦月哪兒懂這些呀?既然沒有規矩不行?就定規矩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可不僅僅是成了方圓?
每個人都知道了應該怎么辦?不應該怎么辦?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打造出來的可是個全新的武館。
最讓秦月想不到的是小姨一個大家閨秀,一個風風火火的人,對這幫窮姐妹會這樣的有耐性,這樣的有愛心。無論是教武功,還是教文化。不耐其煩地講,一遍遍地教。
就連學員都嫌自己笨,嫌自己太不爭氣,都很不好意思的時候,她還是一點脾氣都沒有。而且還一個勁兒地鼓勵,一個勁地給學員加油打氣。
秦月叫李如玉小姨,蓮兒和嬌嬌自然也得跟著叫。就連郝謙也因為嬌嬌的關系,対李如玉一口一個小姨的叫著。雖然,李如玉沒大他幾歲。
輩份高本來就在受尊敬的位置上,加上李如玉對誰都這樣的好,實心實意的好。她很快成了武館人緣最好的人,也成了最受尊重的人。
慢慢的,全武館的人都習慣了李如玉管事,好像李如玉成了管事的,沒秦月什么事了。
就連秦月有什么事,也都找李如玉請示報告。
對此,如果有誰擔心秦月會受不了,會感到失落,會感到大權旁落,那他肯定是錯了。怎么回事?因為秦月正想這樣,秦月正求之不得。她心里只有對小姨的感謝,只有對小姨的信任、信賴和依靠。
李如玉自己呢?她也從沒去想該誰說了算?該誰說了不算的事?她呀?只是想把秦月的這個武館搞好。
其實,現在這武館里,最幸福的人是李如玉。她從來不知道,自己可以干這么多的事,自己有這樣的干事能力。一個人也還可以有這樣的活法,自己可以受到這樣的重視,這樣的受人尊敬。而這一切,又是這樣的美好。
秦月現在最擔心哪一天小姨離開?因為秦月已經離不了小姨,武館也已經離不開李如玉了。李如玉開始還沒下決心,終于有一天對秦月說她不走了。
聽到了這個好消息,秦月興奮地好幾個晚上沒睡好覺。
秦月有一天誠心實意地對李如玉說“這武館該改名字了。”
李如玉問“改成什么名?”
“改成李如玉武館呀?”
李如玉聽了后,并沒有嬌性,而是很認真地說“那可不行,改成李如玉武館,這武館就沒人來了。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這個丫頭的名氣有多大。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這是什么?”秦月問。
李如玉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合適的詞,最后只好說是名聲效應。
什么名聲效應?秦月似懂非懂,但小姨說不能改就不改唄?
李如玉對秦月說“你別以為小姨在前邊替你什么都管,武館就可以離開你了。恰恰相反,說到底你對武館最重要。
“怎么說呢?其實小姨就是個管家,你才是掌柜的,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