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看了看大家,感受到了人多力量大,自己的底氣也就更足了。
“方伯伯,您請坐下,我來說說這世道是怎么了?!?
說實在話,方大志不想聽,因為秦月的話肯定對自己不利。但是,說話的是秦月,他不想聽也得聽。方大志坐下了,看著秦月,等著下文。
“方伯伯,我聽小敏說您很喜歡讀書,是吧?”
方大志很自豪地點了點頭,是的,自己很喜歡讀書,也確實讀了很多的書,這當然是可以引為自豪的。因為讀書多,也就意味著有學問。
“既然您讀了很多的書,您一定知道,我們的先祖,我們最早最早的先祖,最開始的時候是住在山洞里。用書上話說,是過著洞穴生活。是吧?”說到這里,秦月停了一下。
聽了秦月的話,方大志又點了點頭。心里說,這沒錯,這事他知道,他還知道人是猴變的,但這和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有關系嗎?不光是方大志,屋子里所有人都有些糊涂,不知秦月想要說什么?
秦月并沒受大家的迷惑不解所影響,繼續著自己的話題,“我們的先祖為什么要在山洞里生活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山洞里可以遮風避雨。這是山洞的好處,但山洞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它限制了住里邊人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人們的活動空間只能是山洞的周圍。
“當人口多了,山洞住不下了,山洞周圍也無法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了。我們的先祖為了能活下去,或者說為了生活得更好些,就得尋求改變。
“是的,他們改變了。他們自己建造起房子,他們可以用自己蓋起的房子遮風擋雨,他們可以到他們想到的任何地方去,只要那個地方能蓋起房子。”
說到這里,秦月又停了一下。大家都看著秦月,都在等著下文。秦月說得真好,就是不知道她為什么說這些?
“所以,最應該,也最了不起的事是改變。如果我們的先祖,死守著靠山洞遮風擋雨的老理,我們能有今天嗎?我們的今天是不是比洞穴生活好很多呢?!闭f到這里,秦月又停了一下。屋子里有人已經聽出秦月的話意了。“所以,我們的很多很多的老理,很多很多的規矩,很多很多的習俗。在過去,我們不能說它不對,應該說,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是對的。是的,它是對的,但確切的說,它曾經是對的。
“因為條件變了,因為人變了,這些老理、規矩、習俗,已經不再適合改變了的條件,已經不再適合改變了的人。所以,這些老理、規矩、習俗也就不能死守了,也就需要改變了。
“比如,子女的婚姻,大家總是說,由父母決定。這在先前,可能是對的,是行得通的。因為在過去,男女青年被隔絕著的,是沒有機會認識和接觸的。只能聽從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年輕的人們沒有能力,也沒有條件選擇。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社會變了,規矩也就應該改變了。因為婚姻是當事人自己的生活,別人代替不了他們,他們也就不應該被剝奪發言權?!?
繞來繞去,原來饒到了這里。
“父母之命現在為什么就行不通了?小孩子懂什么?”方大志據理力爭。
“方伯伯,您這樣說我理解。我原來一直想不通,老一輩的人都年輕過,雖然是很多年前的事,但是總不會不記得全忘掉呢?我這段時間,一直在責怪,老一輩人怎么就這樣地不理解年輕的人們。
“但是,我現在懂了,因為不是老一輩忘記了他們年輕的事。而是,現在的年輕人和老一輩年輕的時候,不是一樣的人。所以,或許老理適用老一輩年輕的人們,而不適用于現在年輕的人們。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改變了,老理也必須改變了。”
“說到家,人成家還不是過日子嗎?那家人真的是過日子的人家。男方家的孩子也真的很好,人家就一個兒子,小敏嫁過真的沒有虧吃。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