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少夫人這種情況,一路上不但不能出什么事,就是受到驚嚇也是不可以的;必須是萬無一失。”譚五的口氣堅決,情緒激動。
沒有人認為譚五的話說得不對,就是李如剛也點頭稱是。
“不行,我就再派一隊士兵護送。上邊追查我因私廢公,我也有話說。”李如剛又加了一句。
但是,譚五還是連連搖頭。
“五叔,您的意思是根本不同意月兒母親回去是吧?”李如剛問道。
李如剛一直和秦毅一樣,稱譚五為五叔。
譚五沒回答李如剛的問話,他把眼睛看向了秦月。
“我最近正準備北上,一個是到誠信鏢局有事面見燕老鏢頭;一個是去少林寺見我義爺爺。還是我順便把母親送回去吧?”秦月會意地和譚五對視了一下。
是的,義父把自己的貼身護衛都派出去,未必解決問題。沒了貼身護衛,義父的安全如何保障?
練成了天甲奇門,已獲金剛不壞之身,一身功夫傲視天下。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譚五更看重秦月的百毒不侵。或許他等的就是秦月這句話,譚五終于同意地點了點頭。
李如剛和少夫人除了感動,還能有什么異議?
趙爺爺和趙奶奶就更不用說了。
接下來是研究要做哪兒些準備?譚五說別的都是次要的,最主要是要定制一輛防振動的馬拉廂車。就是,廂車底部和車輪之間墊上彈簧之類的東西。這樣的車,少夫人坐著舒服。譚五還大包大攬,設計和委托人制作,都由他來負責。
別人不知,秦月知道,五爺不光有制造煙幕彈的絕活,制造各式各樣的機關器物,也是他的強項。
最后,大家研究了相關問題比如,秦月離開后,如何確保趙天宏的安全?大家決定,趙天宏還是回老宅住,因為老宅有密道,老宅更安全、可靠。
李如剛征求秦月意見“如果武館那邊能脫開身,你小姨能不能也一起回去?家里來人說了,二老也特別想她。”
秦月說武館有師公、郝三哥和方小敏等人,小姨離開一段時間應該問題不大;這事她明天去武館與小姨商量。
第二天,秦月去武館后,和李如玉商量此事。李如玉離開家也有一段時間了,也很想念兩位老人。有這個機會,她不想錯過,決定和秦月一起回去。
秦月和李如玉把武館的事,全部交待給了慧雨。加上李如玉,少夫人的安全也就更多了一分保障。
準備工作不復雜,只是制作譚五說的防震動的馬拉廂車,用的時間稍稍長了一些。
譚五把廂車提回來時,大家都圍了過來。從表面看上去,這廂車和普通廂車沒什么區別?可是人坐上去,幾乎感覺不到顛簸,大家不能不佩服譚五設計的精良。
臨走前,秦月把天甲奇門又交給了師公保管。慧雨看到這本秘籍,轉了一大圈又轉回到自己手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秦月他們是從山陽老宅出發的,一行四人,一車一騎。秦月一人騎馬,李如玉和少夫人乘車,趕車的則是李府的老家人。
老家人叫李春,在京城時秦月已經和他很熟,一直尊稱他為李伯。一家人都出來為他們送行,譚五在路上站了很久,一直到看不著車的影子。
為了減少張揚,李如剛沒過來送。
這條路,秦月已經走了幾次了。他們依舊是盡量走官路、走大路,白天趕路,晚上休息。住宿也盡量住在大的集鎮。
到子午古道時,秦月注意到了,來時的那個路邊的茶館,已經沒了蹤影。
這一路上,她們沒有再游山玩水。只是路過一些寺廟時,少夫人總要進去燒香拜佛。
過了南北分界再往北,天已經有些涼意了,而少夫人和李如玉在廂車里卻覺得很暖和。原來,譚五在設計廂車時,里邊還加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