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身走人。
從沒登過門,好容易來家一次了,怎么也得屋里坐坐?陸少雨婆娘就差著上前拉秦毅了。
秦毅感到了她看自己的眼睛很特別,但也沒太往心里去。覺得人家的男人不在家,孤男寡女的不是個事?當然,在這個地方,孤男寡女在一起還真沒事?只是秦毅沒反應過來,他還是自己來的那個世界的觀念。于是就借口自己回家還有急事要辦,很禮貌的表示了感謝,雖然盛情難卻?但還是婉言推辭了。
秦毅走到院門口時,被陸少雨的婆娘喊住。只見她跑著回屋取了幾個西紅柿。說是自家園子里結的,剛下來,拿去給小燕妹妹嘗個鮮。幾個西紅柿,又是送給小燕的,秦毅不能不拿?其實,秦毅是不該拿的?因為,陸少雨的婆娘送給他東西,他接受和不接受這里邊是有說道的?不過這也不能怪秦毅?他還不知道這里邊的說道?
回到家功夫不大,陸少雨到了。
村子不大,就幾十戶人家。秦毅已經來這里幾年,兩個人也已經是熟人;客氣幾句進入了正題。
秦毅沒好意思說孩子是龐三娃的,怕陸少雨難堪。只是強調龐三娃家里沒孩子,婆娘不能生育,沒有孩子這家不完整,也挺可憐的。特別想要個孩子,也特別喜歡陸少雨家的老小。陸少雨不管怎么說,已經有兩個孩子了,能不能成人之美?
陸少雨倒是不忌諱,說他知道這孩子是龐三雨的種,但種是誰的沒關系?孩子反正是他的。他說自己在別人家也有種,從來也沒想著去要孩子。孩子是誰的就是誰的?這是有規矩的,能壞了規矩嗎?
秦毅說自己知道有規矩,陸少雨沒有錯?只是想請他幫個忙,主要是他有兩個孩子了。
“把孩子養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人都是把欠上一輩的債,還到了下一輩身上。能指望孩子什么?養孩子就是個付出。沒有孩子當然不好?孩子多了也不是個事?從孩子方面來說,龐三娃家沒有孩子,孩子到他家肯定錯不了?”秦毅說的都是大實話,他想努力說服陸少雨。
陸少雨說這事他明白,“要是放到過去,這孩子多了真養不起?現在這不是生活好了嗎?不是吃穿不愁了嗎?再多幾個孩子,也養得起?”
說實在話,這件事秦毅也拿不出什么說服對方的理由?翻來覆去的也就這么幾句話?
對方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直不松口。
眼看沒希望了,已經答應龐三雨幫忙了,總不能不盡全力,“陸兄,就算給兄弟我一個面子,可不可以?”黔驢技窮的秦毅想做最后的努力。
他沒想到自己的這句話分量那么重?秦毅是什么人?在這村里是神的存在,秦毅能和他誰稱兄道弟那可是皇恩浩蕩。秦毅的面子更是大了去了,這村子誰敢不給秦毅面子?陸少雨沉默了。
我們知道,在對偶婚姻制度之前都是群婚制。而在群婚制下,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說,是沒有父子或父女關系的。
在對偶婚姻制度中,父子或父女關系還在剛剛形成時期。離后來的父子或父女情深,還有很長的路。
已經有兩個了,這個孩子陸少雨本不是非要不可,他只是生龐三娃的氣?
多大個事呀?兩個人在一起好說好商量不行嗎?干嘛又找族長又找議事會?你有本事找去!結果怎么樣?
事不大?他要爭這口氣?
事本來不大,為了爭口氣和給不給秦毅面子能相提并論嗎?
“如果你給兄弟面子?有什么需要幫忙?你盡管說?”秦毅見有門兒,就又加了一句。
其實,秦毅這句話是畫蛇添足。本來,他不說這句話,陸少雨也準備同意了,加上這句話,有麻煩了?
這也不能怪秦毅?他怎么會知道陸少雨在想什么?
聽了秦毅的話,陸少雨楞了一下,他本來是要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