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流動。
我們講“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會轉。”
就在那個花寂暫時去不了的彼岸里,有的人創造條件要提前到達,也有人費盡心思要中途出來。
重點初中壓力大,競爭也大,從里面轉出來說明自身肯定是有問題的。
最常見最容易理解的是復讀生,需要換個環境來重新開始;
還有一類,是在重點初中過于平庸得不到老師特別關注,所以轉入更為平庸的地方的人,像矮子里面拔高個子、鶴立雞群才能有更多的重視。
一般后一類的家境都會很好,有經濟基礎才經得起各種折騰,往往也是這樣背景的家庭,才會更在意老師是否在自己身上的投入了精力,因為孩子本身就是他們的小太陽,豈能允許被老師忽視。
不知不覺,花寂他們這個普通初中的重點班里,陸陸續續已經插入了好幾個來自重點初中的男同學女同學。
他們仿佛都籠罩著一種光環,源自那個地方的光環。
那個從初一入學起,就被家長和老師教育說要努力學習,跨過中考分數線要奔赴的地方,去了那里就代表著能把一條腿邁進心目中的大學。
他們身上很多有趣的地方,新鮮的見聞,襯得這個班的同學像一蒸籠土包子一樣笨得可愛。
只要有一只眼發現轉學生能一邊聽講一邊轉筆;
就會有很多眼睛跟著發現,那余光慢慢轉移,變成單一地注視,你看那筆轉的弧線多美麗,指法多瀟灑。
只要有一只手發癢開始學著轉了,就會在全班各個角落響起“啪嗒啪嗒”掉筆的聲音。
連第一個轉筆的轉學生都沒想到這場景,只覺得這在自己生活學習的圈子里這多么常見吖。
數學老師每每聽到,都會皺眉,然后把書往講臺一擺,停頓一秒不講課,作為無聲的抗議。
好在這倒也不是很難得事情,轉著轉著,班上大多數人就學會了,還能變著花樣轉出別的精彩來。
花寂學不來,而且這筆掉多了容易寫不清字,一次兩次后,她寧可克制手指的沖動,她可沒有那么多錢去買又好看有好寫的筆。
另外,她更加感興趣的內容,是聽其中一個轉學生沈伊依說的,在市中心某一條街上,開了一個和新華書店完全不同的書店,“開卷有益”。
雖然花寂沒有買過什么課外書,但是如果是學校硬性要求去買的材料書,家里省吃儉用也是會拿出來錢去買的。
花寂去過新華書店,里面的人很嚴肅,高高在上,如果翻閱多了,就會過來指指點點意思是不能弄壞頁腳影響出售。
聽說“開卷有益”完全不一樣,除了正常的售賣之外,里面會有桌凳、小書燈、沙發、椅子,所有品類的書都會拆開一兩本封皮,允許買書的客人在里面休息坐著試讀,也不限制時長,即便是真的只看不買,也不會有人說什么。
還有這么好的地方?
花寂想,要是有機會能去看看該多好。
沈伊依是主動和花寂親近的,聊很多關于“開卷有益”的事情。
在花寂過生日的時候,還特意送了一個水晶擺件小花,那是花寂從來沒有見過的漂亮東西。
雖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純觀賞性質,但是花寂還是很珍視,悄悄拿回家,藏在自己抽屜里面,想起來就偷偷看一眼,陶醉一番之后又放好。
林舒語莫名得就不是很喜歡沈伊依,說不上來什么原因,如果沈伊依在花寂身邊,林舒語就懶得上前。
她和正楷男生成了同桌,經常教正楷男生“做人”。
葛泰生最近和正楷男生有好些秘密,經常來找,關鍵是每次都趴在林舒語的位置上竊竊私語,惹得林舒語厭煩。
“拜托你們男子漢行得正坐得直,有什么事情光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