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從無錯訛
把她嚇了一跳。
張生忙將狗趕開,然后對她說“不妨事,它只是想與你親熱一下而已。”
轉身笑曰“我母此言差矣,為兒如果在那等她家人不到,而母親又在家苦等兒回家吃飯,你也會不放心,還不如帶她來我家暫時坐坐,待日后再幫她尋找親人也不遲。”
張生的母親尋思一下,兒子說的也不無道理,于是便將映秋迎進門來。
映秋一看這小屋雖然簡陋破舊,但收拾得倒也干凈,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不知為何,她覺得自己好象回到了家一樣,心里感到那么踏實。那么溫馨。
她都感到奇怪,自己從來沒有過家,根本體會不到回家的滋味,為何此刻給自己的感覺竟然是如此強烈呢。
耳聽得母子二人溫潤淳厚的鄉音,誠懇樸實的話語,她覺得眼里陣陣發濕,鼻子一酸,淚水竟然順著臉頰流淌下來。
張生一看,有心發慌,忙問“大姐這是為何,難道我們言語之中有冒犯之處不成,如果那樣,還望大姐見諒,我母子二人并無任何惡意。”
映秋忙搖搖頭,匆匆拭去淚水,破涕為笑。
張生與他的母親見了,才有些放心。
母親對張生說“也可能是姑娘想家心切,待飯后你再將她送到原地,在那兒等候不是更好?”
映秋一聽,忙說“你們不必多慮,我沒有家,更不會有人來尋找——”
話說出一半,映秋情知有些不妥,心想,話怎么能這么說呢,他們聽了一定會感到十分奇怪,如此妙齡女子,一個人淪落到荒郊野外,而無人過問,還說自己沒有家,這不就引起他們的懷疑嗎。
沒有家,沒有親人,那一定是鬼了。
定會引起他們的恐慌,不行,不能那樣說。
于是,就編了個謊兒,說是她們家鄉那兒鬧兵亂,一家人均被殺死,自己被人搭救,一起逃奔至此,后來半路走散了,便一個人流落到至此。
母子二人聽她這么一講,才勉強有些相信。
張生的母親沉吟了片刻,偷偷地打量了一下映秋,又看了一下自己的兒子,不知不覺間,喜上眉梢。
吃飯期間,她不住地給映秋夾菜,欣悅之情,溢于言表。
飯后,娘倆在外地收拾之時,母親與張生暗暗地嘀咕起來,盡管壓低了聲音,映秋也沒有聽清他們在說什么,但是憑感覺,也能知道他們的意思。
張生的母親一定是對自己產生了好感。
對此,映秋非但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較為理想的去處了。
他們的家境與縣官家比,當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以說,根本沒什么可比性。
可是這里的氣氛,這里的溫情,可是那里不可能具有的。
方才之所以流淚,正是基于這種情感所至,
自從淪波舟失事后,她開始有機會接觸的人類,見到人們之間,尤其是家庭中那種其樂融融,歡樂和諧的氛圍,心中無比的向往。
她沒父母,也沒有親人,此前對那種脈脈深情當然無從體會,但是一旦受其感染,立即便在心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她多么想自己也能有個類似的家,有些能終日里可以耳鬢廝磨,相互傾訴情感的人。
而她所傾慕的這一切,極有可能在這里實現,這又怎么不令她激動不已。
映秋感到自己的心情象外面的天空一樣晴朗無比,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終于有了奔頭。
母子二人議畢,張生的母親笑吟吟地回來了,坐到炕上,拉起映秋的手,仔細地問了一下她的生日時辰,姓甚名誰,父母親的情況等等。
這些映秋自然是一概不知。
又是隨口編了一下,搪塞過去。
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