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漫長,可著勁地揮霍。
小魚把留下的那只黃蘿卜用沙子埋起來,每天給它澆澆水。
漸漸地,黃蘿卜上冒出了好多小嫩芽。再將黃蘿卜切成塊,保留著芽,種進翻整好的田地里。
小紅毛帶著它的族群天天來刨土,幫小魚刨出了一大塊平整的地。
小魚又將地做成一壟一壟的,便于在其間行走和澆水。紅毛獸們看著一棵棵長起來的黃蘿卜幼苗,眼睛發出了癡戀般的綠光。
自從有了小紅毛,逐日鳥再也不怕小魚迷路了。小紅毛的方向感極好,無論小魚去哪里,它都能找到回來的路。
所以小紅毛常常陪著小魚到處去找可以食用的植物,美麗的野花,清香的嫩草。
通常這個時候,它的背上總是背著個藤條編織的框,然后將那些所得物品都背回家園。
既然要常住下去,自然要將家園打理得舒服些。
小魚將可食用的植物種在田地里,花草種在水邊,慢慢地田地里整整齊齊的一片生機,千陽木的水域邊也是花香撲鼻。
這才像人住的地方!
為了讓家園與外界有更好的界限,他們打算用木頭把家園圈起來。
“聽說有種鳥兒,簡直就是樹木的天敵,無論多粗的樹干,只要它一張嘴,就能讓樹干千瘡百孔。”
逐日鳥啄起樹木來,比啄木鳥更煞。只見那空中木屑翻飛,斷枝亂舞,一根根木材被修整成需要的形狀。
小魚拿出她的磨刀石:“來,磨兩下。”
逐日鳥不解,小魚一本正經道:“磨磨你的嘴啊,干起活來會更輕快。”
逐日鳥無語地看她一眼,低頭“篤篤篤...”,那木片飛得更高了。
小魚細細的用魚齒刀將長藤的皮剝下來,割成條狀,準備后面用來當繩子,把細樹干削尖了準備做支撐架
制作妥當之后,小魚就喊小紅毛去刨坑,小紅毛發揚獸多力量大、團結協作的精神,帶領族群沿著預定好的路線,刨出了一大圈的坑。
小魚隔個幾尺就打一根樁下去,為保樁結實,又用支撐架在里外撐住,最后再用藤皮綁好,保證它不懼風雨。
樁打好了,就在樁之間慢慢地填木頭。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蘿卜秧子節節高,芷蘭香草鋪滿園,園子的外墻也漸漸地成了型。
可是千陽木長來長去,還是就只有兩片葉子。
剛長大一點,就沒了,然后第二天再長兩片出來。
小紅毛把巢穴搬到了家園外邊,它們還是舍不得它們的黃蘿卜啊,黃蘿卜在哪,哪里就是它們的家。
小魚給它們在蘿卜地邊搭了個簡單的棚子,稍微可以乘乘陰涼,避避雨。
“嗚嗚嗚,新老大真好,有家的感覺真好!”
“給我好好看著田地,干了要澆水,生蟲子要學會捉蟲。”小魚跟它們的想法南轅北轍。
每一天,他們都在忙著找食物、種地、修煉、建設家園。
漸漸地,他們對食物做了分類,這些是好吃的,那些是不能吃的。
除了日常的修煉,小魚也開始修煉起逐日鳥所教的控火術,她也想吃熟食。
吃的海蚌越來越多,珍珠也越來越多,所以家園里有塊地,已經快被珍珠鋪滿了。
珍珠雖然不好吃,鋪在地上到是挺好看的,這是小魚對珍珠的看法。
除了這些,小魚做得最多的就是睡覺,而逐日鳥卻是迎著風,踏著浪飛翔,它要每天飛遠一點,再遠一點,飛過這片海,看看海的那邊有什么。
日子就這樣慢悠悠地過去。
海島上多了一片人為改造的痕跡,在那木頭圍起的家園前,一棵被逐日鳥啄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