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死人師父,名叫陳蟾,你們肯定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不過他的祖父赫赫有名,就是曹魏時的大堪輿家陳蜃?!?
眾人齊齊倒抽一口冷氣,陳蜃的大名,世人皆知,百年來朝堂、市井、鄉(xiāng)野各處不知流傳著多少關于陳蜃的傳說,幾乎是神仙中人。
徐佑和左彣對視一眼,那日晉陵城中暗夭刺殺不成,負傷逃走,兩人說起易容易骨,左彣曾提及陳蜃,只是沒想到他們之間真的關系匪淺。
“陳蜃得神人授予《青烏經(jīng)》,你們都知道,被奉為堪輿圣典。不過你們不知道的是,除了《青烏經(jīng)》之外,陳蜃還被授予了一本《青鬼律》。就是這本書,讓陳蟾和他父親陳焎耗盡了兩代人的心血,試圖從中找到窺探武道至境、超脫生死的法門?!?
暗夭的眼眸里藏著深深的諷刺和譏嘲,道“只是《青鬼律》里記載的法門極其的詭異,陳焎沒有膽量自己修煉,于是通過各種手段威逼利誘,騙來別人充當替代品,從修為深厚的九品高手,到不懂武功的無知少年,或男或女,或老或幼,前后不下數(shù)十人,結(jié)果無一例外,要么始終不得其門而入,要么剛剛?cè)腴T立刻血脈盡斷,暴斃而亡。五十年間,耗費無數(shù)人力物力財力,卻終成黃粱一夢。”
“陳焎在四十歲那年,再也按捺不住,自行修煉《青鬼律》。起初進展很順利,畢竟他用幾十條人命換來的經(jīng)驗教訓,可以規(guī)避很多修煉中的風險。如此五年,他從一個入不了九品的普通人,突飛猛進變成了六品上的高手。也就在這一年,他的修為一日千里,開始觸摸到五品的山門。正當他以為可以推開這扇門,成為夢寐以求的小宗師的時候,厄運再次來臨,跟之前那些人一樣,陳焎身血脈盡斷,暴斃而亡。”
“臨死前,他叮囑陳蟾,無論想什么辦法,都要破解青鬼律的法門,不然死不瞑目。陳蟾當時已經(jīng)二十歲,從小目睹其父的所作所為,知道很多內(nèi)情,所以更加的謹慎小心,足足用了十年的時間,將陳焎留下來的注解,一個字一個字的研習參悟,終于發(fā)現(xiàn)了藏在其中的秘密。”
徐佑聽的入神,道“什么秘密?”
“詳細內(nèi)情我也不知,這是陳蟾最寶貝的東西,絕不會告訴任何人。但我推測,應該和陰陽和合有關,一陰一陽之謂道,青鬼律最大的秘密,就是陰陽!”
關于武道,現(xiàn)在最大的權威是左彣,他已經(jīng)走的比在場的所有人,甚至比一命嗚呼的陳焎都遠。見徐佑問詢的目光,左彣略帶慚色,道“我的武功是從殺伐中得來,帶著天生的戾氣,并不通曉陰陽,恐怕不能參透青鬼律的秘密!”
“武道如登山,山路雖有千萬條,但到了五品的山門外,卻殊途同歸。你的武功殺伐暴戾,所以停在六品上八年之久,這些時日先后歷經(jīng)生死,戾氣消磨大半,逐漸的圓潤溫和,這才能夠破開山門,晉位小宗師。說到底,還是陰陽和合起了作用?!?
徐佑被譽為年輕一輩的天才高手,對武道的理解和認知遠在左彣之上,一番話說的鞭辟入里,讓左彣這個剛剛成為小宗師、還沒有徹底開悟的高高手茅塞頓開。
徐佑又道“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和合,乃生萬物。青鬼律如果真的可以窺探武道至境,必然要陰陽二元互為奧援,新新不停,生生相續(xù)。之所以那么多人都無端暴斃,很可能是沒有找到陰陽之間的和合之處,也就是那個只存在于圣人典籍中的‘炁’?!?
何濡雖然不通武功,但學識似海,眼光獨到,對徐佑的看法表示贊同,道“我也這么認為,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兩情交媾,萬物化成。萬物皆歸于一炁,炁有先天后天,先天一炁,人生而自得,若想真正的求道,需陰陽和合,煉化后天一炁,返還先天,永葆不失,然后人與道合,才能一窺至境,超脫生死。”
暗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