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家的一面,怕是得等到猴年馬月。
辭別的時候,徐佑突然問道“金陵城里,何人最為通曉《尚書》?”
“若論《尚書》,自然是家住倪塘的崔元修!”
當夜離開林屋山,徐佑沒有在吳縣停留,原本他的行程是拜訪袁青杞之后去見顧允,在顧允的引薦下邀請明法寺首座竺道安出席玄機書院的開院大典,現在驟然得到安子道病危的消息,所有行程都必須隨之發生改變。
乘舟順流而下,過津口時依舊商旅輻輳,興盛不減往日。徐佑立在舟頭,眼前的大好河山,其實已在不知不覺之中處在了風雨飄搖的關頭,這次不再是白賊那樣的小打小鬧,不再是旱災那樣的拘于一隅,一旦爆發,很可能席卷江東二十二州,上至公卿,下至百姓,無一幸免。
整整兩日夜,徐佑沒有說一句話,等到了錢塘,立刻召來何濡、左彣、冬至,他神色平靜,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道“我準備去金陵!”
左彣和冬至相顧失色,這些年在揚州潛心經營,從庶民而士族,從階下囚而座上客,從喪家之犬而名滿天下,從武道天才而幽夜逸光,徐佑走的極難,卻也一步步走到了現在的高度,讓人嘆為觀止。
可金陵不是揚州,天子腳下,帝京名都,各方勢力交雜糾纏,真真稱得上龍潭虎穴。太子、沈氏、天師道乃至主上,任何一方對徐佑而言都是龐然大物,他們或許不會搭理遠在天邊的蠅蟲,可若是這只蠅蟲跑到面前礙眼,難保會發生什么后果。
兩人同時看向何濡,這種時候,也只有何濡可以勸誡徐佑。誰知何濡并沒有出言反對,而是眉頭微微揚起,問道“七郎若去金陵,那玄機書院呢?”
“書院的一切事宜暫且停下!”徐佑道“今夜由清明動手,在不緊要處點燃一把山火,將書院側翼的那幾進院子燒毀即可。天干物燥,山火肆虐各地,燒幾進院子也是平常。書院被燒,需要重建,突遭火患,也非吉兆,延遲至明年再擇良時,不會引起太多的懷疑!”
“書院的事好辦!”何濡又問道“可七郎以什么名義進京?”
“《春秋正義》已經行于四海,馬上《周易正義》也要頒行天下,我苦于對《尚書正義》還有許多晦澀未名的地方,故而往金陵求學于大儒崔元修……”
何濡目光流轉,接連捻斷三根胡須,放聲大笑,道“好!當斷則斷,七郎此舉,終有幾分雄主的氣度了!”
靈秀山的大火燒了半夜,得到消息后的陸定安在吳縣家中差點吐血,顧氏朱氏以及其他交好的士族都派人前來慰問,還表達愿意捐資援助的善意。徐佑一一謝過,從府內撥款,安排人重建書院被損毀的部分,這次嚴苛了規章制度,以求堅決杜絕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同時《周易正義》經過天青坊的日夜開工,隨著書商和舟船進入很多人的案頭。這本由清明和何濡聯手操刀的《周易正義》,融合了儒佛道玄四家以及讖緯、象數等諸多學派的特點,卻又有不少另辟蹊徑的新奇見解,讓人耳目一新,被譽為徐佑自《春秋正義》后又一部足以名垂后世的經學著作。
緊接著又有好消息傳來,祖騅經過近一年的瘋狂試驗,在徐佑領先了一千多年的知識儲備的幫助下,先是用焦炭取代木炭和煤作為燃料,然后改灌剛法為坩堝法,以石墨、粘土和高硅為耐火材料,并加了空氣預熱技術和改進鼓風動力之后,終于將爐溫升到了1600度以上,造出徐佑夢寐以求的螺旋彈簧。有了彈簧鋼,四輪馬車的制造輕而易舉,不出旬月,這個世界上第一輛配有彈簧減震的四輪轉向馬車在天工坊低調的問世。
涂上亮漆,裝飾銀線,鋪就錦席,反正怎么奢華怎么來,按照徐佑的話說,無比突出七個字有錢有權有地位!只要坐在上面,不僅身體要感覺到絕對的舒適,精神也要得到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