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先安排人回錢塘送信報平安,張玄機等人必定日夜難寐,早點告知,也好讓他們安心。另外還要讓何濡左彣和冬至從明玉山趕來吳縣,接下來如何應對時局,何濡身為謀主,須臾不離,冬至掌管情報機構(gòu),自然不能缺席,至于左彣,小宗師的作用,永遠超乎想象。
洗去一身征塵,徐佑換了衣物,安坐內(nèi)室,從顧允那里得知了他藏頭露尾返回吳縣這半個月來的局勢進展。
太子弒父之后,連夜脅迫柳寧、庾朓等屈服,顧卓寧死不從,被曹淑砍了頭,然后征召百官入宮,僅有數(shù)十人應召前來,旋即被服冕旒,繼位登基,并宣敕書侍中顧卓、左衛(wèi)將軍梁秀弒逆無狀,朕勒兵入殿,已無所及,號惋崩衄,心肝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兇克殄,朕將大赦天下,改元天圣,俾眾周知。
自三代以下,稱王稱帝的不知凡幾,安休明卻是第一個弒父奪位的皇帝,無前例可遵循,必然心虛,所以關(guān)于改年號一事還有個小插曲。
改元天圣,是安休明和魚道真早就商量好的,可具體什么時候改元,衛(wèi)田之提出異議,按規(guī)矩應該到明年才能正式改元。安休明得位不正,等不了那么久,召來中書郎袁燦,問他前朝可有當年改元的先例?
顧卓的腦袋還掛在太極殿門口,袁燦畏死,道魏哀帝曾于魏明帝死后當年改元,主上若改元也不是不可。安休明大喜,加封袁燦金紫光祿大夫,兼領(lǐng)吏部尚書。
即位已畢,安休明還居西省,西省在臺城內(nèi),是太子幼年居住的地方,成年后才移居東宮。他弒父時尚且大膽,可事成后卻越發(fā)驚懼,不敢親自臨喪,由蕭勛奇入顯陽殿,棺殄安子道的尸身,謚為景皇帝,廟號太宗。停棺三日后發(fā)國喪,葬長寧陵,一代中興之主,就此落幕。
接下來論功行賞,東宮舊部都一飛沖天,衛(wèi)田之為尚書仆射,主尚書臺事,從此尚書令成為虛職,不復往日威盛。曹淑為左衛(wèi)將軍,殷素為右衛(wèi)將軍,拱衛(wèi)宮禁,陳述為左軍將軍,戍守石頭城,任建為右軍將軍,鎮(zhèn)守京口。何正為輔國將軍,魏敬為屯騎校尉,張楚為強弩將軍,其余所部皆升官兩級,賜金銀無算,徹底掌控了中軍。
賞過自己人,合作者也要安撫。封蕭勛奇為大司馬,兼司隸校尉,封沈度為大將軍,統(tǒng)領(lǐng)中軍,封蕭玉樹為領(lǐng)軍將軍,封沈穆之車騎將軍,封沈慶為護軍將軍,封沈越為黃門侍郎,加北中郎將,文武雙授,參贊軍機,顯貴一時。
其他王公貴戚雖然沒有出力,可事后要他們不搗亂,支持新君,自不能太吝嗇。竟陵王安子尚,綽號露鳥王爺,可也領(lǐng)著揚州刺史的職責,尤其他還是安休明唯一尚在人間的叔叔,因此封為太保,參拜不名。衡陽王安休遠,那是狼狽為奸的弟弟,自不能輕怠,故加封太尉,都督徐、兗、青、冀、豫五州諸軍事,兼徐州刺史。
另立太子妃王氏為皇后,尊魚道真為神師,迎始安公主入宮,多加賞賜,釋李雀兒出獄,放歸沈宅,將薛安國車裂,棄尸荒野。另以霹靂手段殺了三十多個忠于安子道不肯歸順的朝廷頑固派,夷其九族,臺城外的珍珠河為之染紅七日不絕。
以功名利祿誘惑,以殺伐屠戮威懾,同時安休明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tài),親至各門閥、重臣府邸拜會,求問治國良策。這番舉動迷惑了不少人,竟很快穩(wěn)定了金陵局勢。接著派遣數(shù)十位使者奔赴國各州郡,既為巡視萬方,彰顯新君的存在感,也為宣說京城變故的緣由,痛斥顧卓梁秀等人的謀逆罪狀,占領(lǐng)道德的至高點,維持皇權(quán)的神圣。
恩威并出,賞功罰過,又肯屈尊伏低做小,收買人心,安休明雖然乖戾,可畢竟做了二十年的儲君,知道為政之要,首在得人,沒有人支持的皇帝只是傀儡和浮萍,所以盡最大的可能得到百官的支持,哪怕半數(shù)都是口服心不服,至少初步站穩(wěn)了腳跟,后續(xù)只要讓各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