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嶺、壑谷、巖洞、怪石、瀑布眾多,自是修道的好去處
只是瞧寧玄古的臉色,想必這樣的名山不是好求的。徐佑懇聲道“寧師若有話,盡可對我言明。弟子雖位卑言輕,卻也甘愿竭盡力,為寧師分憂!”
“好,我對你也不藏著掖著,廬山現被歷陵陳氏圈占,我登門拜見,愿以巨資購入,無奈對方不肯通融,只好前來潯陽,請朱刺史出面說合一二。可朱刺史寫了手書,仍被陳氏婉拒,至此僵持不下,只好在這石鐘山的道觀蹉跎時日。”
徐佑太了解朱智,他若想為寧玄古求廬山,恐怕有上百種手段讓陳氏屈服,之所以懸而不絕,無非是知道自己和寧玄古的關系,只等著他前來潯陽,再給兩家做個順水人情。
“寧師莫急,我再找朱四叔商議,歷陵陳氏同意了則罷,要是還拿捏不予,自會讓他們好看!”
這話說的頗有幾分惡霸的氣質,寧玄古道“不要生事,山是人家的,沒有強買的道理。真要是疏通不得,那就再尋別處,你還有大事要辦,豈可把時間浪費在這樣的小事上?”
“寧師另立山門,豈是小事?且放寬心,我絕不主動生事,想來那陳氏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曉之以情,動之以利,區區一山,何至于死死不放?”
(求點推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