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錢塘,和張玄機依依惜別,不過還有一個多月就是婚期,日后便可長相廝守,兩人沒多少傷懷之情,反而隱隱多了期盼。
途徑吳縣,徐佑先去拜會顧長雍,說了購買玉象山的打算,顧長雍也不吝嗇,直接要送給徐佑。
徐佑不能占這個便宜,堅持市場價買下,其實這也算占便宜,因為像玉象山這樣坐落在太湖的名山,根本有價無市。顧氏不缺這點錢,可徐佑開口,那就不是錢的事了。
山契交付,算是交易兩清,然后由顧氏派人和智現接洽,如何開山,如何造寺,徐佑不再過問。
隨后,冒著突如其來的一場綿綿春雨,徐佑登上了林屋山。
雨中的林屋山是美麗的,就如同此刻站在點點梅花里的袁青杞,她穿著不常見的紫袍,手舉著油紙傘,映襯的肌膚勝雪,容顏清雅無匹,渾不似人間該有。
“你來了!”
“難道我不該來?”
袁青杞白了他一眼,道“稍前在明玉山,怎么不見你這般的油嘴滑舌?”
徐佑笑道“那時有松蘿雪潤喉,想油也油不起來……”
“哦,要不,你現在喝幾口雨水潤潤?”
“萬萬不可!我聽說龍王打噴嚏來行云布雨,要是真喝上幾口,豈不是喝了龍王的鼻泗?我不怕惡心,怕你瞧著惡心……”
袁青杞大笑,道“誰給你說龍王是布雨的?道門以雨師畢為掌管布雨之神職,可是從秦漢就入了國家的奉祀大典,又干龍王何事?”
雨師神,畢星也。畢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其象在天,能興雨。唐宋以后,佛道互相剽竊,不,互相融合后,脫胎于佛教的龍王逐漸成了雨神。
徐佑故作思考狀,反問道“是嗎?為何大祭酒認為的雨師,和我等老百姓認為的雨師不同呢?”
袁青杞笑容頓去,陷入深思。
道門經過漢魏以來的理論發展,加上各位道門先賢不辭辛勞的藝術再創作,神仙體系已經十分龐雜,但各家各說,相當的混亂。截止目前,還沒有官方的、完整的、能被所有人接受認同的神仙圖譜。
另一個時空,也是在距今幾十年后的陶弘景作《真靈位業圖》,道門才開始系統化的構建神仙體系,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眾真共三千余名。
不過,陶弘景出自上清宗,作《真靈位業圖》是為了貶低天師道,故意把天師道的最高神老子放到了第四等神位,在老子身邊陪站的就是天師道的祖師張道陵。
諸如此類的險惡用心,在道門的發展史里很常見,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陶弘景是道門圣賢,也是著名的文學家、醫藥學家、煉丹家,還被稱為山中宰相,本應該有極高的人格素養,可為了打擊對手,依舊是無所不用其極。
究其原因,這不是人性的丑陋,而是以成敗論英雄的民族文化熏陶的必然結果,陶弘景認為,打擊天師道是正義的,所以手段可以不計較。
徐佑的看法也是如此,結果正義,可以不必計較程序是否正義!
“別怪我沒提醒你,寧玄古寧真人正在匡廬山整理編纂《三洞道藏》,道藏里寫有什么內容,我不知道,可一旦神仙圖譜被寧真人搶先發布,你可就被動了……”
袁青杞點點頭,表示明白,繼而抿嘴輕笑,道“寧真人對你有大恩,就這樣出賣了人家,是不是不太好?”
這其實不算徐佑重色輕友,寧玄古編纂道藏的重點在于對道門流傳的經書進行整理和分類,去偽存真,并大力完善齋醮科儀的規范,對神仙體系倒是并不多么的在意。
“好了,別得便宜賣乖!”徐佑霸氣的擺擺手,道“奏疏寫好了嗎?我得盡快趕回金陵,朝廷出兵在即,路上耽誤不得。”
“占城稻的事一直是羽五在操弄,奏疏也交給她去寫,熬了這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