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非凡。
但徐佑望著亭子里的安休林,他貴為帝王,富有天下,可此時此刻,又是那么的孤獨!
朕,四字以蔽之
孤家寡人!
黃愿兒輕手輕腳的走到安休林身后,道“陛下,縣侯到了!”
安休林轉過頭,露出笑容,道“快來,溫好了酒,就等你呢?!?
徐佑在對面落座,安休林揮手示意黃愿兒退下,只留兩人在亭子里喝酒閑聊,這次沒提軍務,只說婚事,羅里吧嗦喝完了一壺酒,才好歹把婚事的注意事項給搞定了。
徐佑瞅著機會,見安休林心情大好,掏出袁青杞的奏疏遞了過去,安休林愣了愣,道“什么?”
“寧長意去年從林邑取回神異的稻種,可一季兩熟,不挑地,耐旱,產量大,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了解,這次回吳縣遇到,她讓我把奏疏轉呈姊夫,里面應該有詳細的介紹……”
安休林接過奏疏,剛看過半,喜形于色,等全部看完,忍不住站了起來,興奮的在亭子里來回踱步,道“好啊,這是大好事,有了這樣的稻種,生民再無饑困之憂……”
徐佑心想,其實也沒那么神奇,糧食產量上去,人口也會翻倍,靠天吃飯的時代不改變,總會遇到大災年,就算沒有大災年,亂世一起,老百姓還是吃不飽飯。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安休林腳步猛然停住,道“七郎,你見到收獲的稻米,寧長意沒有欺瞞吧?”
“我親眼所見,囤滿了幾大糧倉,絕無虛假!”徐佑笑道“再者說,寧大祭酒已和鶴鳴山割裂,只想傳法授經,延續道門,不敢也不會欺瞞君上!”
安休林信得過徐佑,也是因為沒人會用這種很容易揭穿的謊言來欺君罔上,道“我明日就令有司前往吳縣取種,即刻全國推行……”
徐佑勸阻道“姊夫,涉及國事,還是謹慎些。不如先令揚州刺史府在吳縣試行,到了今年三月,還能趕上農時……若春種收成好,秋時再擴大到整個揚州,秋收再好,確認可一年兩熟,明年再推到全國……”
安休林想了想,贊道“是我急躁了!好,就這么辦,明日廷議,著度支部諸曹協同前往吳縣操持此事,定要辦的妥妥當當?!?
徐佑主動請纓,道“反正我在金陵也無要緊事,不如就向姊夫討個差,跟著部曹去揚州長長見識……”
“也好,稼穡艱難,貴谷乃務本之道,三日不食,父子不能相存,七郎若有意農事,我自是支持的,這樣吧,反正你和寧長意相熟,此次就以你為治粟使,全權負責吳縣的試種事宜?!?
徐佑謝了恩,又道“寧長意準備在林屋山另立新宗,以她在天師道的地位,必然會引起益州方面的軍心動蕩,對狄大將軍的征討極為有利。還請姊夫敕加封號,宣告天下,表明朝廷的器重和扶持。如此,一可安各州奉公守法的道民之心,二可消弱益州反賊拼死抵抗之志?!?
這是兩人早就談過的事,加上袁青杞剛剛立了大功,安休林答應的十分爽快,道“干脆不煩二主,由你帶法服、金冊和銀印前往林屋山宣旨,敕封寧長意為神真玉靈元君,執掌江東道門?!?
“謝陛下!”
隨后,經過有司數日準備,徐佑一行奉旨去了吳縣。揚州刺史是安子尚遙領,主事的是老熟人揚州長史鮑熙,徐佑和他事先做了溝通,上上下下配合的很好。
經過實地考察和隨即抽取去年參與種植的農戶詢問,確認占城稻的神奇效果不是夸大其詞,度支部主管農事的幾位曹掾眼睛都要發出紅光,任誰都知道這將是改變楚國大勢的革新,所有的參與者都會加官進爵,說不好還會名垂史冊,哪怕只是春秋筆法提到了一字半字,可也比默默無聞強了無數倍。
只用了三天時間,經過治粟使徐佑的同意,揚州刺史府決定趕在春種之際,在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