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徐佑看過去,對他微微一笑。
顧飛卿這個朋友,十余年過去,他終究沒有交錯人!
“曹擎,你隨我多年,我是什么人,你自己應該有準確的判斷。今日之事,與我無關,這是太后懿旨,原是為了廢黜當今,另立桂陽王為君,尚書令、中書令、左仆射皆有參與。我若謀逆,毒殺了他們就能自立,要這份懿旨又有何用?”
他微微揚手,懿旨飛向曹擎。
曹擎接住,打開一看,果然如徐佑所說,上面寫的明明白白,要立桂陽王為君,還有太后的盤龍印。
哪怕徐佑真要謀反,欲借這道旨意把桂陽王當成傀儡,那也沒有殺死他的道理。
曹擎素來對徐佑又敬又畏,跟著他尸山血海殺出來,早被朝臣們視為徐黨,不管是為袍澤之義,還是為了其他,選擇站邊,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艱難和痛苦。
“太尉,我信得過你!”曹擎大踏步走到高臺邊緣,道“放開路!”
中軍也是徐佑帶出來的兵,并沒有和徐佑作對的意圖,聞令立刻分開兩側,朱信縱馬狂奔,很快消失在視野里。
庾朓等心里一涼,知道大勢已去。
“曹擎,你讓另外三千人不要再往高臺靠攏,分出一部分前去湖邊疏散百姓,讓他們有序離開,盡量減少踩踏擁擠而引發的傷亡,再分一部分去秦淮河邊滅火救災。這里的兩千人,護送諸位令公和使君們回宮。”
“諾!”
曹擎轉身正待下令,右衛將軍還不肯束手,突然拔出長刀,指揮著三百御刀侍衛沖殺過來。
徐佑踏前一步,雙手揚起,大宗師的威壓瞬間籠罩,龐大無匹的真炁凝如實物,仿佛山岳呼嘯著從天而降。
右衛將軍臉色劇變,長刀倒刺入地,雙腿屈膝,重重砸向臺面,任怎樣掙扎也無濟于事,只能低頭保持著近乎于羞辱的跪姿。
威壓散去。
撲通!撲通!
他身后的御刀侍衛們也倒地大半,像是被抽盡了力氣,別說廝殺,連御刀也拔不出來。
“庾侍中,你真當我不敢殺人嗎?”
徐佑緩緩通過右衛將軍和御刀侍衛中間,輕輕的腳步聲卻如驚雷炸響在每個人的耳邊,來到庾朓面前,居高臨下的望著他,淡淡的道“你們跟我回宮,今日之事,我會調查清楚,給天下一個交代!如若不然,我也不介意先取幾位使君的人頭,讓你們看到我決心。”
到了庾朓這個年紀,其實并不怕死,但他需要考慮的太多,顧忌也就少不了,面對著如此強勢的徐佑,只能低下高傲了幾十年的頭顱,道“走吧,回宮!”
(評論區有位朋友說“讀來就像是在南北朝里隨著丸子過了一世一樣”,這一句話真的讓我很感動。因為這本書并非為了爭霸,也并非為了權謀,只是就這樣突然走進了歷史里,領略了江南的煙雨,吹盡了塞北的風沙,又來到北朝的腹地,坐在那胡漢交融的氈帳和高樓中,聽著胡笳和琴箏,飲著醇酒和酪漿,驀然回首,仿佛記得曾有那么一個時代,有那么一群人,生或死,愛與恨,恩和怨,平凡又不平凡的度過了一生。寫書的過程是寂寞的,但偶有回音的和鳴,卻又是那么的燦爛。感謝!并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