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因為楚軍的左翼是大片大片的洼地,摸黑沖過去保證再也出不來。左翼燃起的那密密麻麻的火把,只是數十名敢死之士每隔十余步點了多支火把,制造出列陣以待的假象。
魏軍當然也知道附近有洼地,只是他們匆忙撤出長星坡,還沒喘口氣又發起沖鋒,加上被那些火把迷惑,很難準確的估算距離洼地多遠,而人的潛意識會以為敵人可以列陣的地方,肯定不是洼地。但尉遲鹯畢竟是戎馬多年的老將,以敏銳的觸覺避開了這片死地,斷尾求存,稱得上果決和明智。
站在高臺的齊嘯看到尉遲鹯撤離,笑道“我還真想讓他沖過來試試看……”
騎兵對步兵擁有巨大優勢,一是機動性,可以從容進退,襲擊、騷擾、切斷補給、制造混亂,并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戰場;二是沖陣時龐大的沖擊力和壓迫感。雖然步弓的威力和射程都大于騎弓,混合花陣的殺傷力也不可小覷,但是為何往往在對陣騎兵時敗多勝少,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兵員素質和軍事訓練都遠遠不足。人心容易恐懼,恐懼會成幾何倍數的傳染,當視野內可以看到的駿馬踏著飛揚的灰塵排山倒海的襲來,握得住槍已經是一等一的好兵,更多的是兩股戰戰,一觸即潰,根本不可能進行預估當中的完美抵抗。
翠羽軍從成軍的那天起,接受的就是脫胎于后世的嚴格的科學軍事訓練,和這個時代那些所謂的強軍并不相同。比如隊列變換,只是翠羽軍基本的訓練科目,可以保證不會在面對騎兵的變向襲擾時發生足以導致敗局的雜亂無序,而監軍司的存在,更是加了層雙保險,所以齊嘯渴望尉遲鹯失去理智的沖過來,讓翠羽軍在占據有利地形的先決條件下和魏國精騎交交手,為以后可能發生的決戰提供點有價值的經驗教訓。
可惜,尉遲鹯沒有上當!
不過,齊嘯之所以選擇長星坡安營,就是因為那里居高臨下,后有大面積的森林可藏伏兵,前面有洼地和河槽地來限制騎兵的運動范圍,只需要堵住洼地旁的歸路,就能讓對方按照我們的意圖往西逃竄。
西邊,自然不是好去處!
“擂鼓,佯作追擊,送尉遲將軍一程!”
葉珉的赤楓軍早就在入夜之后通過戰船沿水路輸送到前方二十里外登陸,然后急行軍繞了回來,在一個叫高家溝的地方埋伏。這是倒v型的河道沖擊溝,因干涸成了車馬必經之路,從這里往北,可以渡過馬夾河最淺的地段撤回碻磝城,也是尉遲鹯最有可能選擇的路。
五百輛偏廂車為外圍,五百持山刀的披甲士在第二道,三千楓槍架在第三道,五千弓弩在后,而最里面的是五十架三弓床弩。這是常見的步兵防御騎兵的車陣,并不出奇,然而山刀之崩裂,楓槍之堅銳,元象弓、萬鈞弩之凌勁,還有三弓床弩的無堅不摧,以最優秀的步兵裝備最先進的兵器,面對的又是連戰皆疲的逃逸之軍,勝負不言而喻。
隨著天幕溢出第一道光亮,高家溝前滿是魏軍的尸體和失去了主人的戰馬,打掃完戰場,清點傷亡,自濟州鎮主尉遲鹯以下,魏軍死傷三千余人,加上之前陣亡的人數,幾乎算是全軍覆沒。
葉珉旋即揮師和齊嘯會合,發兵碻磝城,留守碻磝的參軍屈竑接到尉遲鹯兵敗身死的消息,立刻棄城渡過濟水,遠遁而去。
楚軍占領了碻磝,初戰告捷!
此戰看似贏得容易,其實背后牽扯到無比復雜的謀劃和籌備,這也并不是某位將軍的個人智慧,而是改革軍制后量變引起的質變。
碻磝位于黃河下游的平原地帶,千百年來黃河多次改道沖刷,形成了獨有的崗、坡、洼相間地貌,參軍司根據秘府搜集的情報事先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把天時、地理、水文以及魏軍主帥的性格等等因素全部列為必要的計算條件,如何誘敵,如何阻敵,如何困敵,如何破敵,仿佛商賈做生意一般,錙銖必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