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有眼力價,立刻默不作聲地遞上了一個干凈沒有使用過的食物夾。
甄時低沉應(yīng)了一句“好”,接過食物夾,在旁邊拿過一個沒有用過的小盤子,夾了幾顆葡萄遞給王美懿。
而后者表情不悅,似乎是沒有讓丈夫滿足她撒嬌的愿望,卻陰差陽錯讓自己所討厭的人去做了。
一臉不樂意的接過葡萄,放到一邊,也不吃。
而甄啟明也不多想,只是樂呵呵的讓甄時多吃點他愛吃的菜。
門廳傳來“咚!咚!”的聲音,這聲音,一聽就是做什么都不甚講究的甄家二少甄景回來了。
甄景在家里,受母親寵愛,而父親又不太管家務(wù)事,他向來是橫沖直撞慣了。
只聽他在客廳里跟誰說了幾句話,于是又橫沖直撞的直往餐廳來了。人未到,聲先至
“媽!你們都不等我!真不夠意思!”
王美懿一掃剛才的不悅,站起身來滿面春風(fēng)
“今天你爸爸回來的早,倒是你,什么時候能學(xué)會按時回家?”
語言上看有怪罪之意,但語氣聽上去卻是滿滿的寵溺。
甄家在自家餐廳吃飯是有座位次序的,甄景作為甄時的弟弟,被安排坐在他的左手邊。
甄景馬馬虎虎打了聲招呼“哥”,就想落座。
王美懿攔住了“兒子,到媽媽這邊坐。”
甄景沒有二話,坐到了母親旁邊,又拉著母親又摟又撒嬌。
甄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全程只是默默的嚼著食物。
甄啟明對甄景的風(fēng)風(fēng)火火向來看不上,又看他一副還沒長大的媽寶的樣子,只是從鼻子里哼了一聲,以表不屑。
甄景不知是心大還是真沒看見,一落座,就橫著嗓子喊了一聲“祝親愛的老爹生日快樂!么么噠!”,然后做出搞怪的表情,倒是成功的把平時不茍言笑的甄啟明給逗樂了。
王美懿也很滿意兒子的表現(xiàn),一家人又一起祝了一杯酒,其樂融融,甄時臉上也難得微笑了一下。
張媽默默的給新來的甄景添置餐具。
甄景興致勃勃的跟母親說著在學(xué)校里發(fā)生的事,王美懿一臉慈愛的聽著,不時的回應(yīng)幾句。
張媽忙活完了,就靜靜地豎立在餐廳的一角,等候著雇主們新的需求。
這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她站在一個全知視角觀察這一家人了。
從一開始的甄啟明夫婦兩口人,到后來加上甄時,再到后來有了甄景,她見證著這個家庭成員的不斷擴(kuò)充。
有一個疑問,從甄時被正式領(lǐng)養(yǎng)到甄家之后,就在她的腦海中旋旋繞繞,始終無法散去
她第一次見到甄時,那年他六歲。
張媽那時候還是甄家的小時工,每周來三次負(fù)責(zé)房間的清潔。
那幾年,她見到甄啟明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
因為甄啟明總是忙于工作,而她通常都是工作日的時候來到甄家,所以看到男主人是很難的一件事。
但她永遠(yuǎn)記得第一次見到甄時的感受
這個六歲的小男孩,真的跟甄啟明太像了。
太像了。
他們有著一模一樣的寬額頭,像是用同一個模具刻出來的。
下巴和下唇之間的弧度和距離,也驚人的相似。
要知道,下巴和下唇之間的區(qū)域是很有個人特色的,有些人是平的,有些人是中間帶一條溝,人跟人長相上的區(qū)別,很多就在這里體現(xiàn)。
一開始她想這一定是緣分,領(lǐng)養(yǎng)的孩子,竟然跟男主人長得如此之像。
有一次王美懿跟她聊天,談到了甄時的長相。
張媽就順嘴提了一句“我第一次看到小少爺?shù)臅r候,就覺得他跟甄家好有緣分,長得跟先生特別像,這不是緣分么”,沒想到,王美懿卻沒有給出她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