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化就越是有點嚴重,當然,大多情況下還是以自己為主,化為己用。
類似的,葡萄美酒夜光杯,這葡萄美酒,就是來自胡人的。還有胡姬,便是連太上皇,都喜歡看胡姬跳舞。
正是這樣一個時代,自然也會出現一些諸如燕樂。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
就連皇宮之中,也有燕樂。那么,其實現在多一個夭夭姑娘的清唱小謠,其實也不奇怪。
關鍵是,你一定要唱的好聽,或許這才是重點吧。
因此,現在見到三人,綺菱倒是感覺說不定可以拿這三人來試一試。
要是效果不行的話,便可以看看有沒有什么可回旋的地方。
所以,隨后綺菱也是自作主張地讓小晴跟大琴表演了一段,“小晴、大琴,這兩天你們都學了什么歌,唱出來聽聽。”
“額……”兩人聽了以后,也是愣了愣。從來沒有見過別人提出過這么過分的要求呢,不過你們想聽,正好,夭夭姑娘這兩天教了她們一首新的謠,她們還沒有唱出來給別人聽過,說起來,這首謠真的很有激情。
雖然完全聽不懂它唱的是什么,但是感覺很好聽也就對了。
兩人互相望了一眼,果斷把這首并不成熟的謠拿了出來,而開頭第一句,便是大琴以她的正太音唱出來的‘烏江踏月也、息大澤而夢也……’
而大琴一開口,三人便在哪里擦眼,你能想象,對方能發出那樣的聲音嗎?
不過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首謠雖然完全聽不懂唱得什么,能一次便聽懂歌詞內容的都是神仙,但是卻也絲毫不影響去欣賞那種調子。
第一遍是覺得有點意思,不過這種唱法,也煞是有點奇怪。
第二遍三人雖不是出身疆場,但也能聽到,這似乎是一首戰歌,跟戰爭有一定關系的歌。
畢竟什么盤滿蛟的槍,白駒上的,好在程懷默耳力驚人,雖說并非出身疆場,但他老子也是戰場上拼殺回來的國公,所以,這一點,程懷默倒是比其余兩人都要容易發現盲點。
第三遍當都習慣以后,而且還有程懷默在旁點醒,其余兩人也大概明白什么意思。
倒是綺菱跟青竹,說實話,她們也聽不懂兩人在唱什么,而且兩人反反復復就那幾句,主要是夭夭也只教了她們那幾句,這首謠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她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記住,更何況,這一段只是夭夭用來測試效果的,并非讓兩人真的拿來上臺表演,就看一下,不行的話,也沒所謂。當反復地唱了好幾遍以后……漸漸地,所有人便都明白兩人唱的是什么了。
對于綺菱跟青竹來說,這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風格。
而對于三人來說……
李弘成跟程懷默開始看向李承乾有點奇怪了。
一副,原來你喜歡的姑娘是這樣的姑娘的眼神。
為什么她會想到盤滿蛟的槍,難道她還想上戰場不成?
百思不得其解!
百思不得其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