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留在燈火闌珊之處,而后者,驀然回首,要找的那人卻是另一個自己,雖然不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還有點嚇人,畢竟,為什么會有一個能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站在那里,而他又為什么要站在那里,還有‘我’又為何要找他?找到他以后,為何又忽然心安了下來。
只能說,這都給了人以無限的遐想。
雖然短短四分鐘的時間,肯定是沒有辦法把所有事情都說完整的,但是通過畫面,通過歌詞的內容,尤其是最后倒數第二句的,‘余生便歷經年苦,輾轉千百度,唯此心難負。’,似乎也可以猜到一些,‘我’為什么要找到自己,這體現的,或許是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之類的高士之風吧。只是……有一點也不明白了,畫面中,一開始的他好像還很積極,也很有抱負,然而到了晚年,別人都讓他試任兵部侍郎了,卻又為何,他卻自己辭免了,而且前面還有一次辭免。
這里所蘊含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正常人,可能還真的不能完全看懂,不過像是翼國公這種久經官場,又或者是陳羽霖這種還在當官的,以及盧升之這種曾經當過官的,恐怕都多多少少能夠憑借歌詞,以及畫面猜出來一些,比如說要是把你調去一個閑職,你覺得皇帝根本不重視自己,那干脆辭免了也罷,又比如說,假如有個政敵,而把你找回來,只是政敵借你之手來實現政敵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對家國有利的事,自然,也會辭免了也罷。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必須要真的有能力,能受人重視,才能這么做,不然一般人,你說不想干,那以后就真的什么都別干了。
而這畫面中的人,應該便是這樣的有能力的人吧,尤其是那句‘唯此心難負’,說明他正是那樣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只是他的理想、他的抱負,都被上面的人無視了。而一旦了解了這些,那最后一句,也就變得好理解了,這首詞,想要表達的,正是借元夕佳節,大家都沉溺在美好奢華的氛圍中,只有他,卻十分清醒,沒有沉溺在其中。所表達的,正是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以及孤芳自賞。
然而,這重要嗎?這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究竟是誰,能把這么一首詞,表達出完全不同的兩種意境。
當陳羽霖跟盧升之反應過來,都不由得相視苦笑了起來,因為大概是除了那個寫這首詞的人,估計就沒有人能做到了吧。然而……她又是如何能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創作出來的?難道僅僅只過了三年,她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了?